市场需求否决剪刀分析——读《经济解释》(五十三)
首先,作者定义了市场需求(market demand)的关系和个人需求(individual demand):
前者是后者的众人需求加起来而成的。
个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不然不会有交易;但是,加完之后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什么样子呢?
这就要区分公用品(public goods)和私用品(private goods)。这一章还是专注于私用品:
所谓私用品,是一个人享用其他的人就不能享用了,所以是独用(exclusive use)性质的。苹果是例子:你吃苹果时,我不能吃同一个苹果的全部。
私用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别需求者的不同需求曲线向右横加而成的:每价加个别需求者的需求量。市场需求曲线于是代表着所有需求者的边际用值与总需求量的关系,这曲线当然也是向右下倾斜的。
为什么横着加总?
- 每一个价格(位于纵轴)下,需求量(位于横轴)的加总,所以是向着横轴的右侧变大。
因此:
市场需求曲线于是代表着所有需求者的边际用值与总需求量的关系,这曲线当然也是向右下倾斜的。
那么,市场的作用是什么?
好些时,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对某物品有独得之秘,可以静静地在市场图利。然而,无论这个人怎样守口如瓶,只要他在市场交易,他的意图讯息就传了出去,表达在市价上。市价于是成为讯息的接收中心,其升或降无可避免地反映着所有需求者的意图或喜恶讯息。
当然,有时市场的需求者被讯息误导,引起市价的大升大跌,是某些人发达,某些人破产。
这里有几层意思:
- 市场不只是提供交易的场所,更是传递价格信息;
- 价格信息是指挥棒,信息流;实体的交易场所是物理空间,其背后/替代品是物流;
- 两者都很重要,但是信息流很可能比物理空间、物流更重要 —— 因为它变现更快,而且,明确的趋势比趋势的落地更重要;
- 这里有一个讯息的颗粒度的问题,到底怎么衡量出“在市场交易”?也就是说,交易量多少叫变化?变化到什么情况,传达到市价上的信息,才会被人解读?
- 此外,就是识别出真正的讯息的问题,现有的价格,是在什么市场框架下运行的?什么样的价格,会打破框架?
总之:
我们若不管讯息或其他交易费用的存在,市场的均衡点是市价与每个需求者的边际用值看起,达到了帕累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