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遵循孩子的本性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豫东明珠

《道德经》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叫道法自然,给我们家长养育孩子带来什么启发呢?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效益呢?

在听完晓平老师的安徽齐云山自然之旅的课程后,我收获到了很多的金句和理念,再次分享如下:

1.道法自然,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2.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太认真的人就不太自然。

阴阳要平衡,多回归自然,不要总让孩子拘泥于作业本和考题,不要总是放在室内教养,不养温室里的花朵。这也应了习总书记所提倡的“野蛮其体魄”嘛!

3.真正的自然是我看见孩子本来的样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本来的美好样子。

让孩子积极深入到自然中探索,让他发现一些东西,探索一些东西,就是顺应自然的养育。

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德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敬天是道,爱人是德。

每天骑行送孩子上学,总会遇到走的慢或挡着路的人,此时微笑、耐心等待,传递的美好,突然会觉得彼此的身心都少了几分焦躁,多了一份安好。

4.知识可以百度,智慧要自己修出来。转识成智,我认为需要通过悟、体验来达成。

一个人没有体验,很难谈出自己切身的感受,所以,近几年来,当我在研读家庭教育书籍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去积极践行,引领孩子一起去喂鸡、养狗、种菜、做饭、拖地,甚至卖书等,引发孩子对生活的思考,让他们知道感恩和生活的不易。让孩子多一些经历,多一些体验,再引导思考,就是促使他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

5.道是在行走中抓住的那个最重要的东西。道生万法,真空生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修出了空性,你便伤不到我了。

虚接近于道,实接近于术。当我们过度追求时,就会在实里迷失自己虚的东西,很多时候能化解实的东西。大虚即大实,虚实相生是一体两面,虚实结合,转虚为实,这需要智慧,需要慢慢地修炼呀。

品格是虚,成绩是实,品格教育是学科教育的基础,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品格,以此促进成绩的提高。

6.道(规律)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生是不一样的,有了道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正因为杯子的空,才能为我们所用,太满了,就容易溢出来,不容易谦虚,不够谦虚呢,就不会有新的东西进来。

7.舍就是给自己空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让你的孩子感觉无聊,给孩子空间和留白,让孩子无聊,进而促使他自己安排,学会创造。

8.在修行中不断调整自己的阴阳平衡。品格无道、无形,但无处不在,相信并践行的时候更容易悟道。

9.哲学是科学的基础,德国人爱哲学,爱思考,更善于发明和创造,重视《道德经》的阅读。

10.道,常讲两个字:不争。

不笑,不足以为道。

真正悟道的人,不会抱着道的文字,而是会行出道的能量。

11.好奇心本身就是学问,不要破坏孩子的好奇心,而家长也不妨陪孩子一同参与并开启终身的探索。好奇心是,老师要透过现象学会看本质。

写思想日记,就是总结经历,感悟本质的过程,所以,齐齐今天的思想日记是27篇,我会让孩子继续坚持写,我相信写到270篇、2700篇时,就会发生一个很大的质变。

这让我想起了近几日带领孩子在学校附近的广场上玩耍的时候,看到有好多的风车串成线,搭成一个风车凉亭。当过往的车和人比较多的时候,风车会自发转起来。当没有人和车经过时,风车会很快静止下来。我和孩子想去创造,想去让风车转动起来,便跟他一起在风车长廊里跑来跑去,引发风的力量,进而引发风车的转动。这举动或许在别人的眼里有些傻傻的,但此时此刻,在我们母子内心却是非常愉悦。

12.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父母带孩子读经典,并就其中的一句话进行讨论,这一点需要向印度人来学习,他们擅长思辨和表达,通过表达来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表达自己的感受,交流交换意见。就像赵原野老师所说的那样,有时过于内敛也不太好,要积极学习其他民族或他人的长处。最近,当我跟孩子一起阅读时,我们就在有意识地讨论书中的人物,提出各种奇思妙想的问题,觉得特别的精彩,有意义!

13.责任本身就是财富。当一个人主动承担责任时,财富就来了。挑山女工的故事,特别让我们感动,让家长们有所领悟。

晓平老师给出的建议是,父母带孩子,日行一善,学会分享,学会成就他人。父母还应该带孩子向外了解世界,向内扩展格局。

我们需要经典、经验和经师,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去培养一个伟大的孩子,但只要遵循道、遵循规律去养育孩子,就不会很差。

这些金句和这些理念也许一时半会儿我们用不到生活里去,但我们只要经常读、经常对照和觉察,相信我们的进步就会不断地再上新台阶!

加油,学习。坚持,践行一直在路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一心向学,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