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姨多鹤》有感

2018-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北风的呼呼

花了三个星期断断续续看完了《小姨多鹤》。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和场景描写的娴熟,特别是我们家乡的俗言俚语在她的笔下全部活了过来,露出了它们本来地俏皮和鲜活劲。

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放了一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作为战败国的殖民者随之也失去了保护和依靠。多鹤存的村想到当俘虏的悲惨遭遇,没办法,只好集体自杀。

她在一夜之间成了孤儿,全世界认识她的和她认识的全都离她而去。

后来她被土匪掳去卖给了东北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媳妇小环当年被日本兵追赶,七个月大的胎儿流产了,导致终生不能再生育。

多鹤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给小环的丈夫张俭生孩子的。

故事就在这种畸形的家庭中弥漫开来。

在小说中,我感觉不到对错,只感到心痛无奈!

似乎每个人都在被本能驱使着。张俭父母对抱孙子的渴望将通过张俭而实现。

多鹤,这样一个异国女子,似乎生命里都没“忍辱负重”这个词。她从不记事起就习惯了下跪、低头。那样的身心会自动过滤别人给她的伤害。

而小环,嬉笑怒骂里都夹着活生生的日子,表面的热闹到底抵不过心里的悲凉。张家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她的血脉。

好在二孩不错,虽不说话但善良,像极了年轻时的张俭,稍稍给她日渐衰竭的心带来了些许热力。

张俭,内心和他的骆驼眼一样半睁半闭,爱恨情仇似乎都温吞不热。一切都落进了他半睁半闭的眼里,一切都默默地装在了他的心底。

这部小说是温暖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包括描写那些男太保女阿飞,都温情而热乎。

小说似乎在阐释一个经验之谈:随着时间的延伸拉长,任何苦痛都会过去的,希望就在未来。

结局时,有点淡淡的忧伤,是一个乐观的人在经过了许多磨难后才有的冷静开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