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吃过的“巧克力”
这些年,我吃过的“巧克力”

这周,我的饭搭子LILI终于度完假回来上班了,还带回来一盒新加坡鱼尾狮巧克力,甚是精致。很难想象,35℃的天气带巧克力竟然没有化掉,是真爱不假。
我喜欢巧克力的甜,我也喜欢咖啡的苦,她说马来西亚的白咖啡味道还是挺香醇的。我也觉得是这样,虽然比起来我更喜欢黑咖啡。这些年,品尝过很多不同的巧克力,说起来都让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最稀罕的就是金元宝、金币巧克力。过年的时候,小姨会从百货商店买一些金灿灿的巧克力带回家。当然,有时候也是爷爷或者爸爸带回来的。金元宝、金花生、金币,一切都是金灿灿的,特别好看。轻轻撕开金色包装,里面露出黑乎乎的巧克力,闻起来就很奶香,吃一口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有一种巧克力被做成了酒瓶的形状,于是美其名曰——酒心巧克力。这酒瓶子的形状倒是不稀奇,稀奇的是里面的酒心是液体,怎么做到“滴酒不漏”的呢?据说,高纯度的黑巧克力制成小酒瓶形状的外壳,注入Scotch Whisky、Jack Daniels、Malibu、Absolute Vodka等一系列世界名酒,黑巧克力的醇厚微苦和烈酒的馥郁辛辣混合在其中,绝对是美妙醉人的味觉体验,从内容到形式都精美优雅。当我还没吃完“整瓶”巧克力,感觉心跳加快、脸色微红,进入微醺状态,感觉一阵“轻飘飘”。原来,当年的不胜酒力竟然是因为后来的对酒精过敏。很遗憾,错失很多品尝酒味的机会。而当年威士忌的“辣味”却让人至今还上头。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比较常见的要属这种“一板”巧克力。4*6=24块,每天一小块甜的日子还记得吗?掰巧克力绝对是个技术活,横着掰、竖着掰、斜着掰还是按着纹路掰?看着很容易,往往一掰就懊悔。轻轻掰一块放进奶奶嘴里,奶奶边含着边说:“哟,这有啥吃头?苦来啰。”“奶奶,奶奶,这是巧克力,很高级很好吃的呢!”奶奶摇摇头,忍俊不笑的样子真是好笑。奶奶喜欢吃话梅,喜欢吃葡萄干,喜欢吃旺仔小馒头。后来,终于有一天,连“咪咪小”的旺仔小馒头都咽不下了。如果奶奶还在,一定要让她尝尝现如今那种很甜的巧克力,一点都不苦的那种。也许,奶奶一辈子吃了太多生活的苦,所以再也不想品尝食物中的苦,只愿多一点点甜,哪怕一点点也好。

麦丽素应该也算是一种巧克力吧。麦丽素里面的“芯”超级好吃,很香很甜很脆。我喜欢一切“夹心”的东西。夹心饼干、马卡龙、巧克力派、爆浆曲奇小丸子、卷心酥、虎皮卷……一颗麦丽素可以被“啃着”咔咔咔地吃。哟,黑乎乎的样子真有点像“济公”搓出来的神丸——吃了包治百病。

还有一些“高级”巧克力,从瑞士莲到歌帝梵,从明治到费列罗,从德芙到好时,从吉百利到百诺。还有一种叫“肯道”的德国产巧克力。从白巧克力到黑巧克力,从松露巧克力到夹心巧克力。从情人节到圣诞节。巧克力象征的甜蜜和浪漫永不过时。
爸爸说,低血糖的时候赶紧吃快巧克力能缓解症状,关键时候还能“救命”。小姨说,瑞士的巧克力最最好吃了。妹妹说她最喜欢费列罗。而我觉得,只要不是代可可脂的巧克力都还不错。上次买过一次90%高纯度黑巧克力,连我这个还算比较能“吃苦”的人都喊太苦了,实在是“无福消受”它的美味。

有一年大虾米去德国出差,回国时背回来13斤巧克力,虽然有些也是带给身边人品尝的,但是每每想起这13斤的重量让人感觉满满的分量。
我喜欢吃榛子巧克力。榛子的香脆配上巧克力的浓郁,实在是人间美味。巧克力的丝滑在舌尖起舞,每一刻都是惊喜的开始,就算蛀了牙都不后悔。其实,牙齿的好坏跟吃不吃糖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喜欢巧克力,就如喜欢生活中的各种甜蜜,一定要好好享受!

你有收到过“巧克力”礼物吗?又有给某个人送过巧克力吗?
哪天,可以试一试沉浸式吃巧克力。
嗯~~
Yummy,yu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