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很久没写了--没有人是永远的圣人

2022-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年更15万

很久没写了,不是因为不想写,也不是因为没话说,而是因为自己的见识实在是太浅薄。看的都是大部头的书,帝王将相的故事,我一个平头老百姓,批评别人,似乎不够格,燕雀安知鸿循鹄之志?一个越位是啥都不知道观众,还好意思批评中国足球臭?一个土豆丝都不会切的食客,好意思说饭店的菜不好吃?

那么,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不是裁判,不是教练,不是专家,我是一个普通人,或许我的观点层次不高、格局不大,思虑不周、甚至逻辑不闭合,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我有话要讲,我只是说出我的看法,没有人是圣人,我说的话不对你指出来就是了,但是谁也不能剥夺我表达的权力。

是的,这就是我今天要写的内容,没有人是圣人。所以不要去迷信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古代的人。我最见不得有人说活人的书都不值得看,没有经过时间沉淀的都不是经典,都不值得读。

相反,我认为,人类的航船越过时间之海,不断前行。所有的观点,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的,都不断在变迁演进。十年前是正确的观点,可能现在已经被历史抛弃了。更不要说一百年、一千年前的各种观点、风俗、言行。正是因为有这种变化,我们的教科书才不断更新版本,我们的法律法规才会不断废立。

人的行为必定受他思想的主宰,如果不全是,那就也受潜意识和生理需要的控制。总之,一个人的思、言、行是统一的。如果不统一,大概就是骗子和疯子。如果一个人行为和思想紧紧相连,那么我大胆的说,小孩子千万不要轻易读古书,否则要么曲读误解、要么深受毒害。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高度统一,那么,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会有圣人,今天要坚守的道德,明天可能就是一种罪恶,那么,你怎么可能希望一个行为能行之万古不为错、一个人的言论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呢?————————这不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变化吗?

我很奇怪,时至今日,还有人在讨论要不要尊奉孔子,孔子是先贤,做过很了不起的事情,在古代还被奉为圣人。但我想,这个被尊为圣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根本不是孔子本人。如果把孔子这个人认为是圣人,认为他说的就是万世不移、雷打不动、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搞笑了。孔子生活在二三千年前,他的思维都是两三千年前生产力、自然、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他自认为的那些对的观点怎么可能适用于当今的网络时代。真当孔子未卜先知啊?

我知道为什么有人不批判孔子,就像网络上有人批评任泽平一样,他一直唱多房地产,在恒大当首席经济学家三年多,去年上半年才离开恒大,结果恒大暴雷,有人就说恒大之所以失败是误服了任泽平这一剂毒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他没有独立的学术精神,他的看法是服务于自己的老板和市场。任泽平当过卖家分析师,是要帮老板卖证券的,说证券不行,谁来买,只能唱多。他到了恒大,恒大是买房的,据说前期他说过房地产不宜过度举债,结果老板特别不高兴,从此他就顺着老板说,房地产几年之内还要翻番,老板,你放心搞,大胆搞,然后恒大爆雷了。(这只是网上的一家之言)

那么,有人为什么认为孔子的所有言论和行为都能符合我们三千年后的这个社会,甚至还能在三千年后当圣人呢?我认为大概率是王婆买瓜、自买自夸。不把孔子夸的神乎其神,谁来买他的书?不沾沾孔子这个圣人的名气,怎么抬高自己的身价,给自己镶个金边?

正常的成年人,只要想想代沟是如何产生的,就能意识到我们会和孔子有多少代沟了。

总之吧,孔子对于当今的世界没有任何的了解,他的思、言、行怎么可能完全符合这个社会的准则?

我认为,学习古代的人,能肯定他的个别方面,但绝对不能肯定他的全部。比如关羽讲义气,但不可学他傲慢轻敌;张飞作战骁勇,但不可学他唱酒误事;诸葛亮才智过人,但不必学他事必躬亲!至于刘备,前后讨了多少个老婆、怎么骗了益州,怎么杀了自己的干儿子刘封,那缺德事也没少干,尤其是最后攻击东吴被火烧连营八百里后,白帝托孤!

我们知道刘关张、诸葛亮的这么多缺点,不必为他们的错误强行洗地,更不会对他们合盘否定,因为要学习的是他们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缺点。如果优缺点不分、或者只盯着缺点,我们都无法从他们身上吸取养分。

对于人是如此,对于书也要有取舍。比如三字经,有很多内容是不适合今天的社会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简直是在培养孩子的奴性。至于”亲有疾,药先尝“简直就是没有医学常识,没病吃药可不是闹着玩的。

另外,让我无比震惊的是《二十四孝》,那可以用灭绝人性、毫无理智来形容了,比如郭巨埋儿,这个人为了孝顺父母,怕粮食不够吃,把自己的孩子给活埋了。(另有卧冰求鲤,为了给父母弄一碗鱼汤,裸身躺在冰上感动上苍。为亲尝药也是二十四孝之一。还有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是卖身葬父。)

对于《三字经》《二十四孝》里这个观点我认为大观点是没错的,做人要孝顺,但是孝顺的形式和方式不能死搬硬套。在我没读历史书之前,非常不理解郭巨埋儿,但是当我们读了历史书以后,才知道历史上除了和平盛世,老百姓想要吃饱饭是很难的,因为没饭吃卖儿卖女是常事。尤其是战争年代,”攻而屠之““围城二年、人相食””易子而食“,在三国时期每隔几页、甚至一页里就能出现一两回。而且史书往往以一种称赞的口吻来描写“人相食”,甚至有两三个将军杀其马、杀其妻妾给军人吃。都被为是一种宁死不屈、誓死不降的榜样。在当今这个“生命高于一切“的社会,肯定不会再允许吃人,杀人。中华五千年,吃不饱饭才是常态,吃不饱时给谁吃?郭巨埋儿的灭绝人性的选择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当孩子要上学和华父母要治病都要10万,是牺牲谁;都需要照顾,照顾谁?其实我们当今社会也依然面临着郭巨的困难选择,只是没有那么极端罢了。

总之,对于一个人没有完全的了解而相信他是一个圣人,就是一种盲从加迷信。而古代的社会与今日之中国盛世有天壤之别,就算是盲从、迷信了,也不过是相信的一个符号罢了。不曾了解如何深爱?不曾领悟、如何践行?

不要迷信于任何一个古人做出的结论性的陈述,更不能效仿古书里的荒唐做法,我们只有能读懂先贤为什么会说出这样错误的话、先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恐怖的事来,深刻了解了其中的历史背景、推论逻辑,才能懂得如何”古为今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