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不报忧”的心情可以理解,做法不赞同
有多少父母退休在家,病了伤了从不告诉子女,怕子女工作分心;又有多少子女在外求学工作,失恋失业工作压力大,也不会告诉父母,怕父母担忧的。
这种心情,常人都可以理解,但做法一定是好的吗?
1、
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农村老家,70多岁还在种着菜园,心想着活动活动,种点新鲜无公害的蔬菜,孩子们回来可以采摘一些带回家吃。
可是有一天,在菜地里,脚滑摔了一跤,摔一跤,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对一个老年人来说,可大可小。
并且,奶奶并没有当回事,即使背后疼痛数月,也肿包了,她依然认为慢慢就好了,也没有告诉子女摔跤和肿痛的事。
直到几年后,那个包突出特别明显,也没有消退的迹象。子女们发现之后,才强制带她去看医生。可是为时已晚,骨头已变形,以后的岁月,这个凸起都要伴随着她。
如果奶奶早点说,子女早点知道,早点去医院诊断治疗,这个变形的骨头就不会变形,奶奶也不用忍受那段时间的疼痛。
这就是报喜不报忧的后果。疼痛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忍受”并不是“病痛”的最佳疗法,并且会加深病变的可能性。
2、
外公脖子疼痛数月,无法转动头部也有半月之余。一个人在老家也是报喜不报忧,每天子女的电话,他都说吃得好睡得好,一切都好。
后来邻居才给子女说了这事,子女们立马回家,接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癌症,癌细胞已经转移,无法再进行更好的治疗。
如果早一点,至少可以提前知道病情,提前治疗,即使不能改变结局,至少可以延长生命的时间,多看看这个世界,多陪陪子女。
所以,一旦生病,一定不要只报喜不报忧。生命非儿戏,生命很脆弱。早医早好,不要拖延,病情的恶化,会让爱你的人更伤心难过,这并不是真正的为对方着想。
3、
报喜不报忧,是需要因事而异的。
小事,可以自己解决的,报喜不报忧,没问题;如果涉及健康安全的,报喜不报忧,不可取。
除非,你知道如何爱自己,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并且有能力把自己照顾好,把事情处理好。
而不是硬拖着、硬扛着,拖垮了身体,事情也未处理好。
所以,报喜不报忧之前,好好掂量掂量,别为了爱你的人此时不担忧而只报喜,却变成日后爱你的人更担忧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