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花钱?认真的吗

2023-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已锁定

最后想说的是,这次调研,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直接说的话,其实就三个字:

报复性。

什么是报复性?

当所有人从未见识过、从未体验过的疫情,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死观。

随之而变的,则是财富观和消费观的巨大改变。

报复性的花钱,报复性的消费——

那些不敢买海南的,现在敢买了。

那些不敢在北京买房的,现在敢买了。

那些不敢在广州买房和换房的,现在敢换了。

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这样的报复性花钱和报复性消费,随处可见。

他们正在成为这一波楼市行情的打火石。

而阴差阳错的是,开发商着急走量的低价策略,反而成就了他们,至少在这一波行情中,他们抄在的是底部。


以上出自某个房地产行业自媒体的推文。

相比针对某一个具体楼盘的推文,这种着眼于整个市场行情的文章显得高级一些,当然了写起来也难一些,收成也高一些。

我们都知道这种文章是预设结论的,无论看到的是怎样的现实,都能扯出同样的结论,期间的罗辑是否自洽一点都不重要。

对这一点,我是有心理建设的,但是看到这一段还是惊掉了下巴。

随着国内一系列形势的变化,一些前两三年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准购房者,在短期内释放积攒的需求,一个正常的观察者都能看到这一层。

这一段短期释放能持续多久,释放完之后长时间的需求是走高还是走低,这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回暖信息重建是息息相关的。

可文章中这些逻辑分析被感性的断言所替代,一个人代表了所有人。

“那些不敢买海南的,现在敢买了。

那些不敢在北京买房的,现在敢买了。

那些不敢在广州买房和换房的,现在敢换了。”

那些、那些、那些,具体是哪些呢,我倒想知道是哪些大佬们这么独具慧眼,并且吃了熊心豹子胆,才变得这么胆大。

对于事实的描述和事实本身,相差万里,云泥之别,这从任何角度说,都不是好事。

即使是为了一己私利,这样睁眼说瞎话也是恶劣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