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读书治学生活写作时代周刊上海故事

《六韬•文韬》六守篇 疏释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4人  如是秋山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这里谈君主的过失。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所托非人,用人不当。然后谈到君在用人上有“六守”,在所为之事上有“三宝”。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仁义忠信勇谋,人之六德。持而守之,谓之贤能之臣。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怎么才能分辨出这样的人才而选择他呢?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

富之,先让他富裕起来,观察他富起来后还守不守规矩;能做到富而无犯了,再给他地位,观察他是不是骄横;他贵而不骄,那就把重要事情托付给他,看他能否尽职尽责完成而不转手他人;付之无转,使之呢,那就是让他出国门搞搞外交,君王就在身边安排个眼线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回来后君王问他在国外做了些什么,他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而不隐瞒,这就是使之而无隐;这样的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能够临危不惧,从容应对,这就是危之无恐;这样的人那就可以把大小事慢慢地让他做,这时还要观察,看他能否应对无穷,有智有谋。这样都能做到,那就是能治国安天下的贤才了。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这就是贤能之人的六种德性,仁义忠信勇谋,缺一不可。

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文王曰:“敢问三宝?” 

君主不能把三宝假手于人而自己不管不问。接下来,就谈什么是三宝。

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

我们古时讲士农工商。六守讲的就是“士”这一群体。这里讲的三宝就是从三方面安天下,所以叫大农、大工、大商。谁说我们古代重农轻工商?他们是等同的,但凡有一端不平,天下就难安。农,是生产,是本,这没有错。工,是作器,为生产提供高效的工具,这是利本、富本,同样重要。商,是流通,消除生产的不平衡,这就是平天下的具体措施啊!

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民众没有那么多要求,吃饱穿暖有住的有耕田能娶媳妇能上养老下养小,就知足了。要保证这个,就要大农、大工、大商各安其位,相互配合。底层的民众安了,就不会作乱。国家掌控三宝,大臣就不会比国君更富有而有作乱的机会。财富广布天下而不藏之于都城。选贤能之臣管理国家事务,三宝各安其位,国家也就清明太平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