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日更挑战营想法

终生学习,至死方休!

2022-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东风满树花

今天读了篇写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文章《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他说,50岁前,我们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职责已完成,这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他一生活了102岁,他的成就主要都是在50岁以后。65岁那年,他发表《般若心经入门》,因说法精妙,一举成名。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迄今著述超过一百三十部,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个奇迹。

原以为,一位百岁老人会枯萎得如同核桃壳一般,没想到松原泰道的面容润泽、明朗,他的笑容如冬日阳光般温暖。

我非常欣赏他的“50岁以后才是创造自我价值的阶段”这个观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不断增长,再加上现在人非常注重保养,有些人明明已经到了60岁,却看上去依然像40岁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年龄重新划分如下:

18岁以下的人群属于未成年人;

19~35岁之间的属于青年人;

36岁~50岁之间的属于壮年人;

51岁~60岁之间的又被称为中年人;

61岁~78岁之间的是老年人;

79~90岁之间的又被称为高龄老人!

瞧,我们的一生还有这么长,有什么志向都能实现,怎样过才最适合自己,最充实呢?

让我们看看松原泰道每日的起居是怎样的。每晚七八点睡觉,第二天凌晨3点起床,起床后对着佛像,盘腿念经一个小时。他说坐禅可以加深思维,把自己的感觉磨得很尖很尖,敏锐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声息)。

凌晨4点开始写作,到7点吃早餐,稍事休息,然后继续读书、写作。中午12点是午餐时间,然后继续书斋生活。

傍晚5点晚饭,晚饭有鱼有肉有青菜,再喝一杯日本清酒,或者喝一小罐啤酒,偶尔会喝中国的绍兴酒。

晚上7点临睡前,再喝一小杯葡萄酒。

整天呆在书斋里,不运动,不下地劳动,不吃保健品,还喝酒、吃肉。松原泰道的长寿显得不可思议。也许,只能从精神层面寻找长寿依据。果然,他说,他一向看重精神养生法。

关于精神养生法的由来,他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三个故事:

大学那年,他得了肾病,气若游丝幸亏碰到了位好医生。医生诚恳地对他说:“孩子,你太忧郁了,你的病很大程度是心理导致的。我们能不能来个分工合作:外面的病由我来治,心里的病由你来治。”这番温暖人心的话鼓舞了他,他开始建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肾病很快就好了。

这次康复给他一个强烈的启示:心态健康最重要

去外地讲学,午间到一间餐厅吃了一个便当,便当里有一个装筷子、牙签的纸袋,上面印了一阕歌词:  “见也难,别也难;有哭泣,有欢笑;时光像秋风匆匆吹过,一生只见了这一回。”当时,有三个艺妓表演这阕短歌,优美而感伤。第二年,他再去这个地方,已经见不到这三个人了,就像歌里说的那样。

他意识到:一切稍纵即逝,对人对物都要用心珍惜。

1954年,北海道有一所寺庙请他去讲经。临出发前,天气预报台风登陆,对方来电话通知他不要上船。于是他退了票,换乘另一艘船。没想到,原定的那一班船,果然被台风袭击,全船沉没,死了1200人。听说船上有一个美国牧师,自己有救生圈,看到一个女人怀抱孩子却没有救生圈时,他把自己的救生圈给了女人,女人和孩子获救,他却淹死了。

这场悲剧震撼灵魂。从那时起,松原泰道觉得,他的生命是别人给的,他要学着多舍少取,回馈他人,要“用忏悔和布施之心创造万物共生的世界”

他的精神养生法就这样形成了。

松原泰道最后一本书《学习死亡》中说道,死亡就像不停地行走的钟,每一秒都存在,也许这是一本写不完的书。我们只需尽力做好每一天,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给苍天吧。他的座右铭是:终生学习,至死方休!

终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力量感受内心的平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