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 出差收获+好好活着
第三周11.6-11.12
【工作收获】
这一周被老师临时派出去替一个同事出差。去了腾讯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对我这样的新人来说是很长见识的。但所有的事情都有机会成本,出差的日期和我毕业典礼的时间完美重合。我纠结了大概十几分钟,然后把去香港参加毕业典礼的票退了。我朋友都说这不像我,搁以前,我的确会更任性,说出什么差,当然是和朋友们玩啊。但这次我真的怕了,这份工作得来不易。
其实我还是很难过的,难过到在出差回来北京的机场快轨上一边刷票圈大家的照片一边哭成了狗,当然不排除当时耳机里陈洁仪煽情音乐的作用。不是因为没有参加毕业典礼,这种仪式感对现在的我没有太多的意义,我在意的是能再和研究生小伙伴们一起去香港的机会应该是很少了。我喜欢的人们,我喜欢的地方。
讲一讲这次出差的收获吧。主论坛的圆桌论坛上,三位讨论嘉宾分别是,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西部世界》编剧、导演、制片人Jonathan Nolan,MIT媒体实验室教授、高端仿生学中心负责人Hugh Herr。马克几个打动我的point:
主持人梁东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15年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最近讨论非常火的问题。
Hugh Herr说:“未来15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应该是中期时间段。我觉得人的同理心,人的创造性将仍然是未来15年中人最重要的价值,甚至是未来50年当中人最重要的价值。”
Jonathan Nolan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当我们生一个小孩的时候我们会给他读什么样的绘本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未来的AI我们也应该赋予什么样的价值观。
我的理解是,AI只是衍生人的能力,增强人的能力和感知力。就如同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解放了部分人的劳动力,汽车和火车让人能更快地到达。人类目前来看依然是可以掌控他们的上层存在,依然是设计师。
但我就想到一个问题,人对自己的内控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是一个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人类也想到了解决方式,就是宗教。宗教带来一系列的方法论,比如佛家的修行和印度的瑜伽,都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知。而这种内在的修炼甚至可以改变外在,比如冥想,据华大基因CEO尹烨说,冥想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基因和身体状态。
主持人梁东又提到一个问题,AI发展到超越人类之后,人类怎么办?嘉宾的答案可以归结为:更好的“生活”。
梁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致可以解释这个答案。他说:“前两天我和我儿子讨论未来人类要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工智能如何厉害,所有人都可以用激光枪互打的时候他在练咏春拳,我问他说练咏春拳的目的是什么?他说练咏春拳的目的就是可以练一下。可能就像刚才几位嘉宾所说的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任宇昕给出的答案:“好好活着”,他说,“好好活着”四个字就代表了很多,比如过去我们要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生态和睦相处,整个生态好我们的生活质量会更高,会活得更好。
想到了话剧团的一句团训:“好好生活,好好爱。”也想起来当时大学拧巴的时候,写了篇日记,每一段的结尾都是“我要好好活。”爸爸说,这句话最棒。
这些都是支线任务的收获。我的主线任务是听金融类的论坛。听了微众银行的论坛。微众银行的马行长把这个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定位为现有金融体系的补充者和连接者,更多的是赋能传统金融机构。第一次对银行这种金融机构的未来形态产生好奇和大概的想象。
“人工智能就像一个锤子,一个非常大的锤子,他需要找各种钉子才能起作用,我们知道在我所说的这些钉子就是应用场景。” 国际人工智能协会主席、微众银行独立董事杨强教授说。马行长也说,“未来银行可能不再只是一个地方,他还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会使用到的服务,而且变得无处不在。”
未来金融业的方向之一就是“场景化”。场景意味着线上和线下的连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连接,还有思维和资源上的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银行的合作似乎到了一个新的窗口期。这次微众银行的分论坛上就请来了多家城商行的金融人士开展圆桌论坛。
在区块链和AI这波浪潮带来的金融科技3.0时代下,技术革新将原本高高在上、普通人难以摸透的金融,下放到每个人身边。(微信和支付宝理财的数据)实现联合国早在2005年就提出的普惠金融,越来越成为可能。
【和他人交流收获】
最近心态还是不好,工作进入不了状态,看着自己的朋友因为比我早进去几个月以及遇到一个很负责带她的领导,做的风生水起,自己感觉压力很大。于是和朋友m说,他给了一个回复,也是很有用了:“想要给自己好心态,就看自己。想要比自己进步,就去看别人”。
【其他】
感觉目前自己比较崇拜的三个男人就是马东、尹烨和大张伟了。都是智慧的人,都爱看书且知识面超出常人,口才都很不错,都在自己的领域做的比较成功,都有特别的人格魅力。三个人的星座分别是摩羯、未知和处女,土象星座啊。
【娱乐】
今天看了两期奇葩说,再一次又哭又笑,但这次也看出了纰漏和没讨论透的地方。首先,依然最爱如晶,这个应该是我见过最纯粹的姑娘。在“该不该有上进心“这个论题中,如晶是反方。正方是带她入辩论门的胡渐彪,他打出煽情牌,先发制人,谁承想如晶把煽情的层次又多加了一层,成功引出女神、何炅甚至张泉灵的眼泪,当然也包括我。
她说,人们给了我上进心,刚开始这是很好的,但没有人告诉我上进心的终点在哪里。奇葩说前三季,如晶都没有得到冠军,第一季她得了亚军后哭得很厉害。第二季季军,第三季她放弃了最后的选拔,因为她说她害怕最后的结果,不敢面对。她说,她的粉丝都是在微博下面问,有没有好好准备论题。偶尔累了在粉丝群里刷一刷,粉丝都是说好好准备论题了吗就玩。她说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害怕,才一直战战兢兢保持着上进心,但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心,比如好奇心和开心,都没有办法上位。(大概是这个意思,我用自己的理解讲出来了)她的世界真的很单纯,而单纯的人往往看得更透彻。
对于“剩男剩女应不应该差不多得了”这个论题,我觉得是没讨论透的,正方有人说,应该给感情一个机会,但反方没有人说,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尤其感情,你把一个机会给了一个在你接受范围以下的人,很大的可能,范围之下的缺点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扩大化,最后分开,不仅伤害了对方的感情,也伤害了自己。同时,那段相处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损耗。当然,这个范围标准不是局限在硬件上的,而是一种综合感受。
但当然这个世界上一见钟情很难,十全十美的合适几乎不存在。张泉灵给了一个标准上判断的方法论,就是试想,假如你未来的孩子有对方身上所有的缺点,你接不接受,如果接受,那么这个人是可以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