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VS收费
互联网的普及方便了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原本信息的传播效率低下,人们协作只能靠线下进行,现在无论你在世界的那个角落,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传达信息。
雅虎的杨致远和费罗开创了免费的互联网服务,并且找到了广告这种商业模式,从此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开放、免费的工具。
与此同时,一直希望大家来买软件的微软居然用免费的方式在浏览器市场上打败了当时一家独大的网景公司(Netscape),一时之间,免费成了趋势。如果你仔细想想互联网传播的本质,其实它就是起到了一个巨大的复印件的作用,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免费带来的一个结果是迅速形成垄断。Google,Facebook 和阿里巴巴以及腾讯就是免费的典型。表面上他们都通过免费这个手段打败了别的公司,实际上他们成功的关键是解决问题,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加上互联网效应本来就是用户越多,价值越大,作为后来者再靠免费,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想发展,当然也要遵循免费的选择,从稀缺有用上下功夫。
用免费的手段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过去资源稀缺,人们不得不购买。一时出现免费,就很容易吸引人。当那些东西不再具有稀缺性时,再免费就没有意义了,甚至去倒贴也是无用的。
不光商业发展面临免费的局面,即便是个人发展也要适应这个时代特点。通过终身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见识,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领先与同辈人,做更有价值和稀缺的服务。
在美国,情况也是一样。很多学金融、法律和传媒的毕业生,要先免费给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和好莱坞做实习生。
这就等同于货物太多、消费者太宝贵,只好免费提供服务。
当然,商业模式当中还有句话:所谓免费,就是二段收费。在游戏业,你下载游戏软件免费,但要打好这款游戏,必须花钱买庄家提供的装备,否则再怎么努力都过不了关。
免费的时代,免费的商品和服务泛滥成灾,商家挣不到钱,消费者选择无从下手,重复购买造成的麻烦和边际成本增加,如果有人能提供可靠的信息,教会人们理解和选择的服务,也会是不错的赚钱机会,比如律师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当事人有效使用法律工具维护自己的权益。
网上下载免费的书籍,但就是读不出劲,如果有人能出来解读,也会是不错的生意。比如罗辑思维公司开发的每天听本书。用可靠专业的服务锁定客户。
小米公司提供网络机顶盒,让客户免费看电视,通过手机把电视以及空气净化和净水器链接,外出旅游拍的照片能迅速上传到家里的电视上,净化器滤网需要更换了,手机上及时提醒,无形当中增加了客户的黏性。
李笑来老师说过:付费就是捡便宜。算账不光要算看得见的钱,还要算看不见的经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