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厌女》
《厌女》的作者是上野千鹤子。上野千鹤子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生于1948年,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是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
我们的社会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歧视女性,尤其是男人有这种思想(也有很大一部分女性),这大家在心里都是默认的。
但是国家提倡男女平等,表面上大家又都要装出一副男女平等的样子来,很少有人这样直接了当的说出来。
如果说出来就等于这个人顽固不化,是个死脑筋。
但不管怎么说,厌女这种思想的确存在,而且不单是男性厌女,女性同样厌女。
书中是这样写的:
厌女症的表现形式在男女身上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换个更浅显的说法,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有一次也没有庆幸过没生为女人的男人吗?有一次也没有抱怨过生为女人吃了亏的女人吗?
自认为不是厌女的人,但是反思行为,还是在厌女。没有女性如水一样温柔的性格,总是希望和男性一样刚强有力量,显示自己和男性一样。
总之,绕来绕去,最后都是在承认男性,在向男性的特征靠拢。
这真的如同书中所说,不光男人厌恶女性,女性自己也在厌恶自己。想来,真是可悲的事情。这就如同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全家讨厌,最后连自己也讨厌自己,那么不用想,这个人必然会有糟糕的一生。
杨笠讽刺男性,明明那么普通,却是那么自信。
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女性在不停的努力,不停地向社会证明,我是和男性一样优秀的。
男性则什么都不用证明,就往那里一站,可以用很傲慢的眼神藐视女性:哼,女人……来,摔一跤试试,哈哈哈,哈哈哈……这时候,断然是没有女人敢上前的?甚至都想绕道走远一点。这不是明摆着男女不势均力敌吗?又拿什么谈男女平等?
不过,不管是男性厌女,还是女性厌女,最可悲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母亲都是女性。而所有的人都是女性生出来的,又大概率的要由女性抚养长大。
既然讨厌女性,那也是在讨厌母亲。于是需要讨厌一个把自己从小抚养长大的人吗?多么的纠结,多么的丧失良知。
而且,在大部分男性的心中,母亲的分量远远要比父亲的分量重的多。
因为在母亲的抚养过程中,婴儿基本上都是和母亲有过共生阶段的,所以,一旦否认母亲,也就是否认自己。
在封建社会,在那个需要体力的年代,父亲的力量是外在的认同,也是后天的认同。
如果一个男性,在自己的家中,把母亲和父亲作对比,贬低母亲,承认父亲的强大。男性的心理也肯定是矛盾的,贬低抚养自己,曾经和自己共生在一起的母亲,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他们的内心可能会分裂,导致精神脆弱。所以在家庭中,男性心中的天平,没有办法向父亲倾斜。
但是就事情本身来说,在那个需要体力的年代,男性的力量的确比女性大。这一点又必须承认,所以,男性只能和外界的同性认同。
相反,被贬低被压抑的女性,只要从内心承认了女性,力量就容易出来。因为这时候内心的力量很容易统一起来。
人在被两股力量拉扯的时候,都是比较脆弱的。所以说男性的心理比女性的心理更脆弱,也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呢?
但我想,人最终要走的道路,大概就是女性要承认男性,男性也要承认女性。
人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两性的存在,总要一方去压倒另一方。
说到底,仅仅只是夫妻关系的斗争,最后延伸成为,两性之间的斗争。
夫妻之间的争斗,仅仅只存在于一个家庭,这样的矛盾不会有很大的矛盾。
但当它延伸成社会矛盾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集体的矛盾。
以上纯属胡思乱想,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