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父母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我已经好多年没在家过元宵节了,算起来应该有四五年时间了。
因为疫情,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元宵节,也就是今年,我是在家里度过的。
今年疫情特殊情况,既没有亲戚的来访,也没有去拜访亲戚。春节本该热热闹闹的气氛,也变得冷冷清清,这或许是很多人头一年遇到的吧!
算算起来,我已经有两个星期多没踏出家门口了。家人除了偶尔买菜,也基本上是呆在家里,家人呆在一起久了,难免会争吵。
俗话说:“三年一个代沟,六年一条河”。我爸妈属于60后,而我属于95后,按照这么算,我与我爸妈之间已经有了十多个代沟,好几条河了。
然后今年我与爸妈的沟通既没有代沟,在家也没有被嫌弃。
要是往些年回家几天后肯定是各种嫌弃了,不是嫌弃你没起来吃早餐,就是嫌弃你整天看手机电脑,或者各种挑刺。
今年他们格外的安静,妈妈知道我是个赖床的孩子,即使早餐煮好了,也不愿打扰我的美梦。每天准时的午餐与晚餐,像极了学校里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疫情,我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爸爸妈妈的生活样子。
自从家里装了WIFI,手机由老人机换成了智能机,爸爸好像不爱使用电视了,我回来那么多天,只见过他打开过一次电视。
看见他每天捧的基本上是手机,仔细一看,发现他像极了我们年轻人,不是在刷抖音,就是在看电视剧。
我记得以前他说过不喜欢用智能机,因为很多功能他不太懂,只要求手机可以打电话就OK了。
有一天下午三点多午睡起来,我从二楼跑到一楼走进他们的房间,发现我爸爸躺着用手机看电视,这不是曾经的我吗?
而妈妈呢,则看到她在外面躺在靠椅上晒着太阳,一边剥着橘子,一边在嘀咕着躺在她前面的狗狗。
我没有打扰她,跑回了二楼,玩起了手机。
后续的几天里,我发现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各玩各的,互不相打扰。
再后来,我发现叔叔婶婶也是有着类似的情况。
叔叔喜欢玩游戏,除了饭点,其他的时间大多数在玩游戏,除了婶婶偶尔叫一下,就离开一下手机。
婶婶呢,无非不是在午睡就是在陪着五六岁的儿子玩沙子。如果不是在陪着儿子,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看起来一切都好安详的样子!好像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想想我们工作以后好不容易有那么长的假期,不应该聚在一起相互唠嗑唠嗑这一年的趣闻嘛?
在一次与高中闺蜜微信聊天中,无心问起了她这些天呆在家里都做些什么?
她回我:“自从重视疫情以来,哪里都去不了,感觉自己黑白要颠倒了,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下午玩玩手机,一天就过去了。”
“那你家人呢?”我问
“他们也什么事情做,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其他的”。
后来认真地想了想,这像极了他们的晚年生活的状态,看似一片祥和,实际上孤独无趣。
再想象以后自己年老的生活,打心底觉得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多么可怕。
年老时,孩子在大城市忙于工作,不在身边,一年365天呆在家里,这简直是度日如熬年呀!尤其这次疫情以来,我半个多月没出过门,都快要受不了了,整个人都要瘫痪了。
而对于60后的他们来说,既不怎么会用电脑,更谈不上什么阅读学习,偶尔出去旅游一趟还觉得是浪费钱。用“孤独终老”这四个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现在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以前一个大学朋友每天都要视频回去与奶奶聊上一会天,讲讲今天发生的趣事。
那时候朋友总是向我吐槽,她奶奶像极了一个小孩子,如果某天忙起来没有时间视频回去或者假日不回家,奶奶会不开心。有时候哄一哄她,她像吃了糖一样的开心。
是啊,人都是感情动物,惧怕一个人。
小时候,我们是父母的孩子;长大后,父母成了我们心中的孩子!
其实年老时,孩子似的父母会孤独,也会耍脾气,更会难过,需要陪伴,也需要关心,更需要宠爱,就像小时候的我们。
这次疫情的影响,让我看透了父母年老时的生活状态,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向前奔跑,努力赶上他们老去地速度,再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色彩,也让自己年老时生活依旧精彩。
这次疫情期间,你们父母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