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总结 | 你所不知道的“股权众筹”
写于2018.07.07。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叫“VUCA”的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在这样一个时代,凡是独断论色彩浓郁的文章或者理论,都存在欺骗的嫌疑,尤其在“离钱近”的金融领域。
在互金领域,待了一年多,深感——「赚钱是最好的修行」。
下面将结合最近的互金的雷潮,一个是为了给自己做个工作小结。另一个是还原市场真相和游戏规则。
本文脉络:
一、互联网金融
二、P2P雷潮
三、P2P与股权众筹
四、ICO与股权众筹
五、股权众筹深度分析
六、合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一、互联网金融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后,监管到来,自然是打雷下雨。监管趋严,行业内部开始自我清洁。
只有风险充分释放,行业生态才会往良性发展。
互联网金融广义上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互联网+金融,得益于国内移动互联网的跃迁式发展,本来是做互联网的,然后涉足金融领域。
二是:金融+互联网,传统金融面临收缩,金融机构开始革新,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新金融”时代。
近几年,互联网与金融、科技与金融的界限,逐渐开始模糊。现在更火热的概念成了“金融科技”(Fintech),众多互金公司后面也加上了这个「Fintech」,唯恐落后。
在凯文凯利的《必然》中:“科技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东西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一切都在增长,只有人类的注意力是固定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用户时间越来越宝贵。”
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一直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以创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站在「用户视角」,结合「金融场景」,给金融数字化转型带来很多新的想像空间。
二、P2P雷潮
“人呢?”
“也跑路了?”
“也?”
“……”
在刚过去的6月,网贷P2P行业再度开启「雷声跳动」模式,挑动着投资人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
行业只要一出现「雷声潮」,媒体们随即点一首“凉凉”。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P2P网贷在普通大众眼里,一直是互金的「代名词」。如今,P2P网贷行业继15年洗牌后,又迎来一次去芜存菁的清理阶段,行业内将进行「再洗牌」,淘汰一批资质不行,运营不规范的平台。
在过去几年,网贷P2P的出现为社会大众带来了普惠金融服务,体量也增长了几十倍,而平均利率却从13年最高21%跌至9%左右,下降一倍。
(2018年6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62%,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3341.87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无独有偶,过去的信托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在13年,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能够达到8-10%,而16年却跌破7%。
然而受益于17年监管变局、通道业务洗牌,17年信托行业回暖,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6.25万亿元,从年初的6.39%涨到年底的7.75%。
(18年上半年,信托产品规模腰斩, 平均预期收益率维持到7%左右。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
网贷P2P和信托产品的平均利率下降,这也反映市场供给增加,市场逐渐饱和,供需趋于平衡,收益逐渐回归合理水平。
短期来看,新生的金融模式是非理性的,但从长期来看,繁华过后市场终归要回归理性。
三、P2P与股权众筹
在互联网金融中一个比较大的分支,众筹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类模式:
捐赠模式,你投了100元,我点赞谢谢你;
奖励模式,你投100元,我送你一个礼物;
债权模式,你投100元,我还你101元;
股权模式,你投1万元,我给你1%股权。
网贷P2P也被称为债权模式众筹,而股权众筹,也叫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
募资的方式也是过散户众筹,但它跟P2P到底有什么区别?
1、角色定位:
P2P网贷平台的角色——信用中介,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乎所有P2P平台对外宣导均着重于“理财收益高、资金安全”等等,即P2P平台几乎都把自己界定为“理财公司”。既然是理财公司,必然要担负信用中介的职责。
所以,一旦P2P平台发生违约,基于对自己理财公司的定位,须协助实现刚性兑付,否则必将招致P2P投资者的维权行为,进而出现恐慌挤兑,暴雷事件。
股权众筹平台的角色——信息中介,股权众筹平台承接的是项目内容展示角色,平台的项目详情页都有“项目具体信息,发展预期等”。但目前并没有监管环境制衡,平台几乎靠自律,另外投资人决定决策的信任成本在于项目方+平台的信任。
所以,前者项目方私自挪用投资人资金,虚构资产标的,便存在触法和跑路的可能。后者平台容易虚假披露公司信息,造成虚假宣传。
一旦项目出事,资金有去无回。若平台出事,仍有机会报案协商,讨个说法。
(百度指数比较)
2、成交量对比:
互金蓬勃发展数年,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了7.3万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而股权众筹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额在200亿左右的规模,实际上不足是网贷P2P行业成交总量的百分之一。
3、投资回报率:
正常情况下,网贷P2P是固定收益,区间在(0~X%)
而股权众筹是浮动收益,区间是(-100%~X%)
4、投资期限:
网贷P2P:分为短期、中长期、长期标,时间周期从1个月~3年不等。
股权众筹:只有长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退出”
5、最新监管
网贷P2P:2018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而现在网贷备案大限之日已过,延期已成事实。
股权众筹:目前国家对股权众筹没有明确的法律界限,仅仅是有指导方针。
2014年12月《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时间已经过三年半,正式稿一直未能发布。
最新消息是2018年3月,制定《股权众筹试点管理办法》,被列入中国证监会2018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15件的第一条。
四、ICO与股权众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错过了股权众筹,绝不可以再错过ICO”这样似曾相识的口号又双叒叕来了。
两者都有一个共通点:股权众筹和ICO在最火爆的时候,都遇到发展过快、泡沫太大,行业跑偏的问题。
ICO,股权众筹,同样的募资方式,都各怀伟大的梦想。
韭菜们,心急火燎地追逐ICO超低价的私募基石份额,梦想着有朝一日它变成百倍币、千倍币,实现“财务自由”的神话。
庄家们,收割“智商税”,即便韭菜们知道——90%以上的代币都是空气币。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平民的钱三七分账。”
《让子弹飞》里的这句台词,在ICO代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所谓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意思是“数字货币首次公开募资”,概念拷贝自股票市场的IPO。
不同的是,IPO是企业为了发展而向公众筹集资金,ICO是企业为了发展而向公众筹集虚拟货币,将发行的标的物由IPO的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另外,ICO和IPO概还有两个关键差异。
其一,IPO期间公司发行的股票通常代表了该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而ICO期间向公众出售的加密代币却并不默认这种所有权。
其二,IPO受到政府严格监管,参与企业不合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ICO加密货币众筹是新的局面,政府监管未触及。
这也给ICO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自由、收益与风险。
“你说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做梦一样。”
“一个胡编乱造、漏洞百出的白皮书,一堆人硬是抢着给你塞钱,拦都拦不住。”
来看一组数据:1600多种加密货币,1万多个交易市场,整体市值竟然超过1万7千亿。(数据截止至2018.07,CoinMarketCap官网)
根据普华永道和瑞士加密谷协会(CVA)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初始代币发行(ICO)募集到的资金规模是去年全年的近两倍,但仅1/3项目成功。但仅在去年六月份,ICO模式融得的资金便超过了5亿美金,而同时期的VC及早期天使投资总额却不足3亿美金。
然后,媒体们又提出了一个疑问:“ICO 募资方式是否会颠覆 VC?”
在投资环境的投机、不理性,体系不健全的土壤上,难以滋生出一朵需要长时间养殖、精心呵护的花朵,它只适合速成、功利的植被。
ICO,磕了药的众筹。
五、股权众筹深度分析
(一)、发展历程
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
自2014年国务院会议首次提及“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以来,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已超4个年头。
曾被看为VC的颠覆者,激活民间资本的酵母,15年就有巨头进军股权众筹领域,像平安、蚂蚁金服、京东、百度、360、苏宁都纷纷入场。
(蚂蚁达客如今仍旧是“测试版”)
此外,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能更有效地改变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局面,其中,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到深水区产物的股权众筹在这一改变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理想的股权众筹模式是:三筹 = 筹人+筹智+筹钱。
(愿景美好,仍需努力)
(二)、持续的洗牌期
在中国,任何项目的落地生根,恐怕都不能忽视大环境和背景音。 一家企业从创立到上市,平均至少需要5-7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这就意味着,股权众筹要跑完一个周期,需要做好至少5-7年的准备。
萌芽期(2011-2013年)
飘洋越海,从美国来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股权众筹只是传统VC的补充,突然间,它从“补充者”,成为了媒体口中的“替代者”,甚至“颠覆者”。
崛起期(2014-2015年)
2015年8月7日,证监会曾下发通知,对股权众筹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和定义,将其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
在原来,股权众筹的概念,更接近“普惠金融”,希望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然而,监管的新的定义,却有明确暗示,不希望散户入场,而成为针对“中产阶级”的产品。
洗牌期(2016~至今)
一时间,行业内,几乎无人再提股权众筹。各大互联网金融的媒体官网上,股权众筹这个分栏目,被默默关闭、下线。
(云投汇天使研究所,截止至2017.12.31 )
一方面,早期从P2P投资进入股权众筹的那批用户,他们经历过半年或一年的投资周期,开始期望看到股权众筹的收益了,等得不耐烦了。
另一方面,洗牌期出现的最初是因为——前几年项目生死已断,平台心知肚明。
2016年开始曾在股权众筹行业布局的巨头们,相继退场。
所以,到底是“良币驱逐劣币”还是“劣币驱逐良币”?
现在看来,貌似是后者。
后面行业内外一度出现了两种观点:
一是:股权众筹就是一个伪命题;
二是:股权众筹模式并无问题,就是生得太早。
两方观点到底孰对孰错,请交给时间。
(三)、股权众筹与私募股权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声吼,给市场送来了上万家基金,此后,中国股权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但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5月底,协会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159家。而同期,协会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为23703家 ,私募行业竞争正式进入“僧多粥少”阶段。
行业内逐渐出现“一九现象”,即10%的机构挣了90%的钱。
头部效应显露,私募股权机构面临“淘汰赛”
2018年以来,明显感觉一级市场包括银行系资金、企业资金、引导基金等各募资渠道都在收紧。除资管新规影响外,二级市场接连下挫的负面影响已经传导到一级市场,市场投资情绪不高。
“一级市场的资金越来越不好募了。”
投中研究院报告显示,2012-2017年,VC/PE市场开始募资和募资完成的基金数量在2015年达到最高,紧接着,募资完成的基金数量从2015年的2371支,降至2017年的955支。
(数据来源:投中研究院)
今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限定了银行理财基金等多种基金的入场,同时抬高私募股权投资个人LP的门槛。
新规发布后,“钱荒”加剧,陷入低潮,中小私募机构首先受到冲击。
投中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5月,VC/PE市场的基金延续募集低潮,完成募集的基金在募资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幅下降。募资规模同比降幅高达90%,数量同比大降76%;募资规模和数量环比降幅分别为78.94%和44.19%。
(清科·私募通)
在这个私募股权的大环境下,股权众筹也显得更加吃力,真实的情况是——众多平台今年上半年募资艰难,部分已经停止上新项目。
股权众筹的另一种解释就是——“私募股权互联网化”
股权众筹和私募股权看起来有点难舍难分:
相同点:
两者的重点在“股权”,本质是靠“项目”驱动,以获得“收益”为目的。
不同点:
一方面,私募股权体现“非公开”募集的特点。股权众筹既有具有众筹的“开放性”特征,也有一定的“私募”性质,虽然被重新定义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但人数一直限定在200人的标准。
另一方面,都要求投资者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但对于合格投资者的判定标准不同。相对来说,前者的标准低于后者。
(四)、平台的核心业务逻辑
可以看到,在整个众筹行业的关系中,分为生产者、传递者、消费者
即:项目方—众筹平台—投资人
平台的六大盈利模式:
融资顾问费:项目方收费,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盈利模式。如果项目融资成功,股权众筹平台会向融资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成交费,或称为佣金、融资顾问费,通常是融资总额的5%-10%。
管理费:投资人收费,未退出前收平台需要开展“严格”的项目筛选、尽调、专业的项目法律文本签署及完善的投后管理服务,对跟投资人收取的一部分跟投管理费。
投资收益分成:投资人收费,平台提取最终退出投资收益的10%-20%作为carry分成,用于平台运营及相应奖励。
股权回报:少数平台除收取融资顾问费以外,还要求获得融资项目的部分股权,这种收费方式类似于一种投资行为。
广告收费:少数平台有一定的网站流量之后,衍生出网盟广告商业模式。
增值服务费:少数平台开始提供相关增值服务(创业孵化、推荐机构·····),并收取相应费用。
就现阶段来说,一方面,众筹平台的项目数量仍旧少和融资规模也较小,光靠管理费、融资服务费,平台收益非常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这类风险投资,要想顺利获得股权退出的收益,其中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基本无法盈利,也就是说平台本身在这方面等同于一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实际上“没有盈利”,吃着“管理费”,等待“曙光”。
股权众筹平台普遍的几个问题:
为项目虚假宣传(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尽职调查不尽职(没金刚钻,揽瓷器活)
股权代持不知情(节省成本,又进一坑)
关联交易和自融(你侬我侬,其乐融融)
私募拆分涉违规(吃不到肉,就想喝汤)
风险测评当虚设(只给考卷,自寻题纲)
目前这个细分市场,短期悲观,长期乐观。
下面基于“项目方—众筹平台—投资人”的视角,还原真实的市场状况。
(五)、生产者—项目方
1、在众筹平台行业里,生产者一般是分为两种:
一是直接项目方,也就是创业者。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是创业者在创业,而不是平台在创业,更不是投资人在创业。
二是间接项目方,也就是投资机构、财务顾问(FA)等。
这类称为机构方,主要干两件事,一是找项目,二是卖项目。
核心也是我们常见的——生意的本质「低买高卖」。
2、公司的估值
既然是买卖,那么这个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答:就早期项目而言,一般都是机构主导,也就是——估值。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么估出来的?谁来估?
价值的本质是基于共识的。
广义来讲,人类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共识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会发现,创业公司的融资估值,本质上是PR宣传;
对于「估值」和「市值」,简单理解为:
未上市前的估值 = “少部分机构”和项目方主观价值的小集合 +(市场部分客观价值)
上市后的市值 = “多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主观价值的大集合 + (市场部分客观价值)
然后,根据不同阶段,出现有各种估值的依据,以及一些常见的估值方法,不过很多早期创业公司,这些估值很多是——“算”+“谈”出来的。
简单的举个例子:
公司A根据自身运营情况作出一个估值—5000万(主观价值),以20%比例融资2000万(根据自身融资需求),然后开始找投资机构或平台(不同的机构和平台对创业者关于估值的议价和谈判能力不同)
假设对接是机构,机构A给的估值是4000万,愿意投400万,占比10%,而机构B的给的估值是3000万,愿意投600万,占比20%。
假设对接是众筹平台,那么众筹平台A给的估值,如果是跟机构一起进入,那么估值跟机构一致。(如果是只有平台方,那么估值由平台方决定。)
那么关键来了,到底要「谁」的钱,最后决策权还是在创业者,当然选择的倾向性不言而喻:
众筹平台<一般投资机构<一线投资机构<顶级投资机构。
除了资金以外,战略资源是关键决策要素之一。
3、项目情况
下面说下,众筹平台的项目,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创业者在平台的帮助下,直接对接投资人。
信息传递过程:创业者—平台—投资人
二是创业者在机构和平台双方的帮助下,间接对接投资人。
信息传递过程:创业者—(机构)—平台—投资人
“这里有一点,就目前整体市场而言,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项目方-平台方-投资人三者之间,“主动”or“被动”的信息不对等,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有了更大的价值,”
以及在股权投资大环境下的前提(游戏规则):
项目质量与起投门槛成反比,绝大多数情况下,项目越好,门槛越高,起投额反倒是其次了。
所以,不要老想着数万人民币就能投出“BAT”。
(六)、传递者—众筹平台
曾参与世界股权众筹平台鼻祖AngelList的硅谷投资人Naval Ravikant说过,“提供社会大众想要但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获取的东西,你就会因此而致富。但有一点:你必须规模化地供应社会。”
就平台方而言,一方面,众筹项目就类比成产品,产品需要包装的,项目质量如何、消费者是否买单是平台的价值所在。
另一方面,由于把这个当做是产品服务,所以也会涉及到两方面:
电商模式中的“售前—售中—售后”
股权行业内称的“募-投-管-退”。
1、募:
从找项目—上项目—卖项目,这个称为“投前”。
项目从哪里找?
在第一点也提到了项目在哪里,主要是两个维度:
要么通过机构方间接找(二手),要么直接找项目(一手)。
如果通过机构,分为“主动-找机构要”和“被动-机构给”两种情况,前者机构会收通道费之类,而后者一般会有相应的返点。
如果直接找,也分为“主动-找创业者要”和“被动-创业者给”两种情况,就平台收取的融资服务费而言,前者<后者。
所以,众筹平台的项目主要分为四种,主动找机构要、机构给、主动找创业者要、创业者给。这里注意一点被动型获取项目平台赚融资服务费百分比多一些。
在整个行业,从价值角度而言:找机构要>找创业者要>机构给>创业者给。(一般情况下)
怎么上项目?
项目筛选:基本每个平台都有属于「自己」的筛选机制,也就是「内部投委会」筛选,决定上线与否。但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个是「黑盒子」。
所以也不排除一种情况,找到就上,不管项目质量如何,只管收费。
图文详情页准备:项目亮点整理、团队介绍、融资情况、公众号/官网/渠道推广······
平台收费:认购费、管理费、融资服务费等
怎么卖项目?
社群形式:路演准备,一般是为了与投资人进行同步地了解项目,以及统一答疑。
讲解人:创业者、机构方,平台方。
单对单形式:销售会单独进行沟通,项目讲解。
大多数金融销售仅话术销售,而不是项目讲解,所以在这一点,投资人自身的对项目判断和理解尤为重要。
2、投:
这里分两种:
一种是先投后募,也就是先用平台自有资金投出去把份额锁定,再进行募集。
另一种是先募后投,也就是先在平台上线募集,再根据募集情况来直接或间接投入项目方。
在股权众筹行业内,多数是先募后投,少数是先投后募,前者平台的资金压力和风险较低,后者的项目质量相对较高,因为在高价值的东西基本靠「抢」。
拿什么「抢」?
主要是拿「钱」和「人脉」。
通过什么方式?
普遍是通过「有限合伙」“有限合伙”的方式,进行工商登记。但也存在「股权代持」现象,通过「收益权转让」的形式进行投资和分配收益。
3、管:
平台对项目方的主导权比较:直接找的项目>通过机构的项目
前者:平台主导权较大,可进行下一步产品包装,平台资源对接,找「接盘侠」,扮演的是一个「机构」角色。
后者:平台的「管」基本 ≈ 0,主导项目的是机构,不是平台,更不是众筹投资人。
4、退
退出的可能性比较:直接找的项目< 通过机构的项目
绝大部分众筹平台背后都不是一线机构,所以退出的可能性以及可预见退出方式:
清算退出>下一轮>并购>新三板>IPO上市。
不仅仅是在你投的众筹项目里,在整个股权投资行业里,失败都是大概率事件,而成功退出是小概率事件。
退出盈利大小比较:直接找的项目 >通过机构的项目
项目阶段与退出概率成反比:越早期的项目,挂得越快。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项目退出后平台收取利益分成的carry比重 ,一般是20%,直接找的项目 ≥ 通过机构的项目。
(七)、消费者—投资人
1、投资机会成本
有一点需要明确,“拿钱办事”,不仅仅在股权众筹这个细分行业,在「合格投资者」的股权市场(一级市场)or在「韭菜哭喊」的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一样是收取相关的投资机会成本(手续费、认购费、管理费···),这个钱是拿来干嘛?
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机构或平台的运营成本,一部分有限合伙维护成本,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在一级市场,有一大堆收前期服务费用活着的机构、平台。
所以,在没有其它业务收入的情况下,仅仅靠这点管理费认购费,绝大多数众筹平台都是亏损的。
因为项目退出概率低,退出才从投资人的收益中获取10~20%,而多数项目到后面,唯一盈利的可能就是「前期收费」了,在退出这个方面,平台的利益与投资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拿人钱财替人办事,这个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吃谁向着谁,拿谁的钱替谁办事,这是世间最正义最道德的——「契约精神」。
关键是拿了之后,有没办事,办了多少事,然后才是办得怎样。
这点是需要投资人本身需要意识和清楚的。
2、我能干什么?
为自己的投资负责,多监督平台,少干涉创业者,静待结果。
过去一年多也接触了很多创业者,且不论行业,就创业者本身而言,单是背景、学历、身份等等因素,的确良莠不齐,但我们无法、更不能因为某件事去具体地评判某个创业者。
做好“投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的准备,有益于日常身心健康。
(郭主席的温馨提示)
一个顺序:先有平台对项目的「主导权」,然后才有投资人对项目的「简介主导权」,或者说“建议权”+“知情权”。
如果投的是平台直接找的一手项目,那么投资人还有多数的“知情权”与“建议权”。
如果投的是通过机构的二手项目,那么恭喜你,大多数情况下,你只有部分“知情权”。
3、合理预期
哪里都有韭菜?处处有“韭菜”。
股权众筹更合理的逻辑:赚早期的钱,赚一波就走。在现有的股权投资监管制度和市场环境下,基本没有什么可能赚上市的钱,概率太低。
从投资众筹项目的目的来说,千万不要活在梦里:众筹项目有个超十倍百倍的收益。
(从前面提到的项目来源、众筹平台的属性等来说,众筹项目的价值有限)
就好像养鸡的时候,别老想着它能孵出小鸡,相对正确的预期应该是:它是否能生蛋,其次才是能否孵出小鸡······
(八)总结
股权众筹只是一种募资形式,而平台本身是一个募资工具,本质是「风险投资」
与私募投资机构的竞争,这是股权众筹平台不可回避的问题。
投资前的风险测评几乎成为了一道摆设。
所以,一方面股权投资说到底还是少数合格投资者的游戏,作为金融方,不能把股权投资的高风险轻易「转嫁」给普通大众。
另一方面,作为普通大众,不要过分被“未来无股权不富”的宣传手段「消费」。
借用之前老板的一句话:“平台方、项目方、投资者,这三方都需要被市场教育和迭代,未来的投资市场一定是双向选择的。”
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关于风险投资的认知误区,感兴趣可以看看。
六、合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股权投资本质是风险投资,是高成长、高风险的投资,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理念和风险厌恶程度,去匹配项目的风险与收益。
投资并不是一个行业,也不是具体的某一家投资公司,更不是只有投资股票这种行为,才是投资。
投资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寻求价值和价格产生了较大偏差的各种机会,然后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或者其他资源投入其中,最后得到不同的结果,就是投资回报。
这种回报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
另外,对「合格投资者」的判定,不仅仅表现在资金、时间、行动上,更表现在深层次的「智慧」上。
所以,我是什么类型的投资者?
考试成绩出来,就知道谁不及格。
有的人拿小钱做过一些高风险投资,但一点风险都不能承受,每当账户上或者投入的资产上面有一些亏损的话就会焦虑得睡不着觉。
而有的人没有特别惧怕亏损或失败,有自己亏损比例和自己资产配置,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外部规律,不断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调节、做调整,然后不断地想获得更多的或者更合理的收益。
No. 1 和时间做朋友,为投资决策负责。
No. 2 看一堆投资理念书籍,不如低成本尝试一次。
No. 3 切勿过于强调财务成本,忽视时间和情绪成本。
No. 4 充分博弈的市场是靠等待赚钱的,非充分博弈的市场是靠试错赚钱的。
姜文在《狗日的中年》里讲,“人斗不过命,命斗不过时间”。
不管是众筹项目,还是一级市场的私募基金、二级市场的股票、基金、甚至是最近热火朝天的区块链“币圈”等等,希望大家都能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
即便现在的时代,金融还是一个有逻辑的市场,会短期非理性,但长期来看,理性一定会回归。虽然身处风暴之中,但有时候却觉得待在风暴之眼,却是最静的,把这份静送给关注这个细分市场的朋友们。
或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