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银武威
A
此行最后一天,到了武威。
一路欢歌,一路言诗,连自称除了发圈从来不写话的司机小弟也加入进来。两小时,四人,成诗七首,以打油为主,谈不上文采,却甚觉欢乐。
也巧,一到武威,便有人邀约听歌。某楼盘开盘,房地产公司邀来一众歌手造势。似乎有那么一两个也曾经知名过,不过并不是本人的菜,不去也罢。
事实上,我所钟爱的歌与行,是那些曾在凉州大地上传唱千年的行、曲、诗、歌。

B
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
北魏温子升第一次把“武威”地名写入诗作,命名为《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他将远行视为乐趣,也写出了凉州的繁荣。
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因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是“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要塞。
“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这是清朝诗人许荪荃咏武威的诗句,道出了它人杰地灵的辉煌历史。汉朝以后,这里曾是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的首都,大夏国也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
在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很多本来就以“济苍生”、“安社稷”为理想的知识分子,便把从军边塞看作是仕途的终极捷径。一时间,文人墨客云集凉州,谱曲作词,他们中有杜甫、王维、孟浩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翰,有李益、张籍、元稹、白居易、杜牧……
据《资治通鉴》载,常年驻守西部边关的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将搜集到的《凉州曲》进献给精通并酷爱音乐的唐玄宗,玄宗让教坊翻成中原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所配的歌词自然便称为《凉州词》。从此,《凉州词》以歌曲形式出现在唐代宫廷,并流传至民间。
以《凉州词》(行、曲、诗、歌)为代表的咏凉州的诗歌,成为唐朝边塞诗歌中一个可观而又特殊的诗歌现象。现在能查到的,冠有“凉州词”或以凉州为背景的唐诗就有一百多首。
C
如今,武威已然落寞。即便在河西五市,武威也颇显落后。连高铁也绕过武威,许多游客已不选择在此停留。然而,在中国任何一个旅游城市,游客都会看到武威。
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的国宝“马踏飞燕”,因其独特的力学结构和骏马矫健的英姿、风驰电掣的神情,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国家旅游局把“马踏飞燕”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从此,这个极富感染力和想像力的艺术形象便矗立中国众多旅游城市的显著位置。
在“雷台汉墓”中,出名的并不止有“马踏飞燕”,还有一座2000年前的古井。古井位于古墓的入口,深12.8米,全部用汉代方砖砌成。这口井的神奇之处在于“见钱眼开”,游人将钱扔进井中之后,会发现钱被神奇的放大了。
D
此行,不为旅游。于是,多了些沉重。在民勤腹地,沙海之间,看到多年的治理成效,想起温家宝说过的话:“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不免感慨良多。
从县城出来不远,便看到民勤正在培育的万亩胡杨林基地。一望无际的胡杨幼苗在寒风中坚韧挺立,不知何时才能长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民勤需要它。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它的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千百年来,胡杨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想起此景此情,作家阿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沙漠边缘,读历代写在这片大地上的《凉州词》,心中顿生凄凉之感。那时的葡萄酒酿法早已失传。祁连山下的牧场,浅草不能蔽地,早无马足春深的景象。饮酒的人们,觥筹交错间,谁还有雄心一片”?
历史长河中,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无论如何,有了这一笔,武威便为这个世界、为这个历史奉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
E
晚餐时,主人郑重地斟上现代工艺的葡萄酒,端来自古传承的软儿梨,又用久远的诗人王翰和近代奇才于右任的诗句分别介绍这两种美味。恍惚间,时空神奇地交错于此,人们之间疏离感似乎已经悄然消失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气,让我想起另一首诗,来自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地之繁华,友之众多,心之开怀,乃真豪情!

“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梨儿香”。于右任老先生大约和我一样,在隆冬腊月吃到被冻成黑褐色的冰疙瘩“软儿梨”时,浑身上下,只觉清爽,通透,完全被震撼到了。这么好的水果,被他发现了,于是这首诗就诞生了。
诞生于凉州的众多行、曲、诗、歌,大概都是如此吧,每一首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首都有它的规律:“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
今人如我,在这片土地上,歌行而归。歌者,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行者,步骤驰骋,疏而不滞;歌行者,兼之。
无戒365挑战训练营 第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