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63:尚德

2023-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道德经》63:尚德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出于无所为而作为,基于无所事而成事,在无味处品咂、琢磨出滋味来。不拘大小多少,循道而行者一定以德回应世间不平、怨愤。解决难题要从容易处下手,成就大事要从细微处起步。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需从细微的部分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自大,所以才能成就他的伟大。轻易许诺的人必然少诚信,把事情看得太过容易,势必会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圣人临事总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像遇到天大的难事一般慎重,最终反而没有什么意外的困难和阻滞。

倘若只谈“玄之又玄”的“道”,人很容易陷入虚无、空泛一路。明道、行道而有所得,在“尚德”的信念下行道,才算是“道不远人”。这便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意义——出于无所为而作为,基于无所事而成事,在无味处品咂、琢磨出滋味来。

什么是“报怨以德”?

《论语·宪问第十四》中,孔子和某人论述过这个问题。这个人提出“以德报怨,何如”的问题,意思是说——以德回应他人怨愤的人怎么样?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其中不仅有孔子本人的思想,更有编纂者的用意。关于“以德报怨”的问题,之所以用“或曰”,实际上是对发问者的一种保护。不管发问者是孔子的弟子还是其他访客,不能使之因与孔子观点不同而成为后世人责难的对象。

关于“以德报怨”的问题,孔子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而是从教育者的角度,直接导向更高的境界——该用什么来回应以德待己者呢?意思是说,倘若以德回应他人的怨愤,又该用什么来回应以德待己的人呢?利用“教学技巧”带完节奏后,孔子回到正题,提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无论他人怎样不公正地待我,哪怕是怨愤呢,我都以公正无私之“直”待之。

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待人上也是如此,一贯以“直”待人。

孔子“尚直”的话,《道德经》则是“尚德”的。只不过《道德经》所尚之“德”不是德学先生们的那一套看起来很好的“德”,而是循道而行者的自然之德,是“道生之,德蓄之”之“德”——循道而行以蓄养万物的自然而然。

孔子讲“以直报怨”,是承认人的局限性。人吃五谷杂粮,怎能没有七情六欲,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以至于无法以绝对理性看待天地万物。“以直报怨”实际上是基于人的局限性的一种中正调和。虽有七情六欲,但可以尽可能地公正无私、以直待人,哪怕对方对自己抱有怨愤之心。

《道德经》讲“以德报怨”,是教人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完全回到“先天地而生”的道的世界,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一样化育万物。因此,循道而行者就应该以“蓄养万物”的姿态对待天地万物,即便世界并不尽如人意,即便他人以怨愤待“我”。

据南怀瑾先生讲,自己曾经受过一位修道者的“点悟”。修道者问他游山玩水后的感受如何?南怀瑾先生老实讲自己感受到一个字——“累”。修道者告诉它,山水本是滋养人的,人却感到累。是因为人在用自己的眼向外观,倘若调转个方向,通过感官向山水寻求身心的滋养呢?

南怀瑾先生讲,那一刻,他感觉到自己“觉悟”了。

孔子讲“以直报怨”,根本是为了避免人们“以怨报怨”,常言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倘若人人以怨报怨,这个世界早晚变成一个充满怨愤的世界。倘若人人能公正无私以直抱怨,这个世界早晚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倘若如道德经“以德报怨”一般“尚德”呢?凭借“无为”之中,似乎也能缔造出一个有为世界来!

循道而行者如何“以德报怨”呢?

“大小多少”——不捐其小,不弃其细,不嫌其多,不吝其少,一律循道而行自然蓄养、善待。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从可以入手的易处着眼,自然而然,本着“万物将自化”的心态,不自大,不轻诺,保持“以静为下”的心态,天地万物自然与“我”融为一体,与自然之道融为一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