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0 依发心本体而分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切实能离苦得乐、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无上菩提之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因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大智度论》中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菩提心,如果以发心的本体来分,可以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大类。
一、世俗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是,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凡夫相续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我们学佛时,常会问人说:“你有没有发愿为利益众生而成佛啊?”这是属于“愿菩提心”;“你有没有行菩萨道啊?”这是属于“行菩提心”。佛经把这二种发心,比喻为一个想要做事的人,和一个正在做事的人。这两者如何区别呢?譬如,你们在下班后,想要到佛堂来听闻佛法,想到佛堂作义工,帮忙一些法务。这种“想”行善,想利益人的念头,就是一种“愿”;如果是对所有众生发愿,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叫做“愿菩提心”。
当你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你不只是想来上课、帮助法务,你开始收拾东西去吃晚餐,搭车前来道场上课、作义工;不管你骑机车也好,搭巴士也好,走路也好,这不只是“愿”,而且将愿力化成实际的行动在进行。同样的,如果为了利益众生,圆满佛果发愿,实际去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就是“行菩提心”。
如《华严经》中云:“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
二、胜义菩提心
我们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上,依靠世俗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透过闻思,长期不断修行。当达到五道中的“见道”时,已经证悟空性,见诸法实相,这时所作的发心,是胜义菩提心。真实的胜义菩提心,是依靠长期的修持力和大信心而证悟的。
关于胜义的实相空性,是无法用言语文字清楚表达的,我们常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究竟什么是“空”?“空”,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也不是“有和没有两种皆是”,也不是“有和没有两种皆不是”,这种思惟是很扰人的,是不是?
我们以前学佛的时候,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师兄,现在可能快七十岁了。有一天,上师讲解龙树菩萨《中观论》时,他坐在那里听讲,整堂课中,书本翻都没有翻动一页。上完课以后,他在外面一直叹气,我就过去问他:“阿贾叔,你为什么叹气啊?”他就说:“唉!佛菩萨怎么那么会折磨人呀?怎么‘有也不是,无也不是,有无两个皆是也不是,有无两个皆不是也不是。’,世上还有这样的道理吗?佛菩萨应该讲清楚一点,是这个就是这个,不是这个就不是这个嘛!”他始终都不理解,因为这是在讲般若,讲的是空性。这位师兄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厚厚好几大叠、几大函的书都讲不完?已经讲了几十年了,还在讲这个?他觉得不可思议。
有的时候,某些事要亲身感受才会明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的无法说清楚。当然,不是佛陀故意要这样解释,而是有些道理本来就是要自己去尝试,才有办法体悟。所以,胜义菩提心是要靠实修而得,没有办法用任何语言解释来明白。龙树菩萨说过:“要说此为何?佛舌亦难言。”佛也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是要靠个人真实的修行,才能体会的。
凡夫的相续当中还是会有很多的业力串习,很多时候,当我们想真正步入正道、提起正念,以正行来摄受我们的身语意时,也是和业力串习的一种“较量”。就像当我们想要发菩提心,想要去行菩提心时,“我执”的作用,也会时不时出来,把利己还是利他,混淆我们的“视听”。
所以,想要发无上菩提心,还是需要通过受菩提心戒来时刻提醒我们,想要有利他的发心。
藏传佛教有两种传戒的仪轨,一是龙树菩萨的大乘传戒仪轨,二是无著大师的大乘传戒仪轨,这二种仪轨里面的涵意都是一样的,都是传授世俗菩提心戒。胜义菩提心则无任何传戒可言。
我们常听说,某某人受菩萨戒,菩萨戒是受什么戒呢?是受世俗菩提心戒——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你愿意在佛菩萨的面前发誓,在上师的面前,把他们当作证人,发誓愿意行菩萨道,这是属于世俗的菩提心戒。
初学的人受世俗菩提心戒,必须依靠仪轨。如果你能找到一位上师,在上师处受菩萨戒最好;没有上师,自己在皈依境前自受戒也可以。受戒是为了让菩提心不要退失,与日增长。这样就会常常提醒自己:“我是受过戒律的人,不管我遇到什么事,我每天都要发菩提心。”因为人都有惰性,习惯会找非常多的藉口和理由来骗自己。如果已经受过戒的话,那个时候,就会想到曾经发过誓,如果现在不遵守,欺骗众生的因果何等严重!那时,发誓受戒就会产生约束自己恶行的力量,影响你舍取善恶的决定。受戒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受戒之后,有戒律跟着我们走,就不敢做坏事了!所以,作为大乘佛教徒,要不断反复练习发殊胜的菩提心,天天要受持、守持戒律,不要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