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死亡”,我们不再应该闭口不谈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7人  不愿回家的呱呱呱

7岁时,我第一次接触了一个词,死亡。

“妈妈,死是什么?”

“死,就是你永远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妈妈,我不想你死。我不喜欢死亡。”

“死亡”,我们不再应该闭口不谈

害怕失去的恐惧,从小就充斥着我。我不明白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却模糊的明白这是不好的东西。对幼年的自己而言,死亡,如同童话故事里潘多拉的魔盒,一但触碰,便会万劫不复。

一些父母总是会避开一些对孩子有伤害的字眼,如离开,死亡。孩子不明白父母的隐藏,却敏感的知道这是不好的东西,会主动逃避远离。

直到高中毕业,在姥爷的葬礼上,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死亡。躺在小小的棺材里,像睡着了一样。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能瞬间被夺走。原来我们离死亡那么近,而生命又是那么的珍贵。

而近期,一段“10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一方面赢得网友对孩子们表达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家对于死亡教育的讨论。

“死亡”,我们不再应该闭口不谈 “死亡”,我们不再应该闭口不谈

死亡教育这个新概念进入我的视野。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这是百度百科中的解释。

针对公众对死亡教育的认识误区,专家解释,死亡教育既不美化也不丑化死亡,而是客观地认识死亡,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新京报

开展死亡教育,我认为刻不容缓。

客观的认识死亡,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从科学正确的角度,了解死亡。改变死亡妖魔化,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死亡,不再是害怕失去,而是变成懂得珍惜。

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死亡”课程。山东大学的《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北京大学2017年开设的《死亡的社会学思考》,在2000年,广州大学就开设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门死亡教育课程《生死学》。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死亡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授予。写遗书、立遗嘱、写墓志铭、生命卷轴复写、参观墓地殡仪馆、到疗护病房做义工等生命教育的形式也逐步进入到教学实践当中。

死亡教育更不应该有年龄的分别。

而用成年人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死亡,也是万万不可的。简单易懂可爱的故事或图画本,隐喻告诉孩子死亡不可怕。搪塞堵塞的方式,总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路途。妈妈也会死,但我会用另一种方式永远陪在你身边”也许,这样的解释,会让孩子更能明白“死亡”的意义。

面对死亡,不再逃避,朝它笑一笑,用更好的姿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应体验生命的美好。

              (部分引用新京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