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你知道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的吗?
李笑来《关于“选择”的方法论》
你知道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的吗?
许多年后,他们都一样,都会发现自己其实可能有过一次以上的机会(虽然不一定吧)。可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手选择呢?你再跟他们聊聊,他们都一样的,都认为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不求最有钱最好看……
他们是这样想的:
长相不能太丑吧?
个子不能太矮吧?
人不能太无趣吧?
收入不能太低吧?
学历不能太差吧?
……
看起来,确实各个都是很一般般的要求,都没要求最好,只要求1/3以上,咋就找不着呢?这是个简单的数学应用题,每个要求都只剩下1/3的选择,最终,只剩下差不多4‰的选择——而事实上,每个人在适龄期间,能够足够深入了解的人数不超过150人(包括同性),于是,得活上三辈子才有可能真的碰到。这还没有算上另外一个因素:对方也在挑!
汗!这个问题居然是如此简单的答案,怎么没想到呢?
深层原因估计是损失厌恶心理在作祟,导致什么都不想放弃,最后是什么都得不到。
然后,那些没剩下的人,好像在这方面也没花多少心思,就直接没有了另外一些人的烦恼——让人感觉真是“不公平”!那些没剩下的人如何想的呢?他们在这方面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他们的思考模式大抵上是这样的:
对方只要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足够了……
这就是价值观决定命运(或者说轻一点:价值观决定生活质量)的一个绝佳例子:
什么是价值观来着?价值观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
就这么简单。
那么,正题来了,请问:
人生什么最重要?
答案也很直接:选择最重要。
就是这样,人生的头等大事只有一个,“选择”。再进一步仔细看,人这一辈子需要拼了命去选好的机会,也就那么几个而已。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了选择什么工作,到时候了选择和谁结婚,如果创业的话选择什么赛道,等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
所谓的“大事”大抵上也就这些,也许还有别的,可总是数量并不多。
于是,大智慧就是要用到这些大事儿上。至于别的地方么,难得糊涂其实是好建议。
……
做选择的更深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添加必要的条件。
我给先给你讲讲另外一个事儿。
亚马逊(Amazon.com)现在已然是互联网巨头,它也是地球上第一个真正成功的电商企业(Amazon 1995年成立,Ebay 1995 年成立,Netflix 1997 年成立,阿里巴巴1999 年成立,京东商城2004 年成立……)。那么亚马逊选择的第一个商品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是书。
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亚马逊选择的商品是书,而不是别的什么呢?杰夫·贝索斯在一次私下的分享中提到他们当年为什么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书作为他们的主营产品:
市场一定要足够大;
品类必须有长期成长性;
消费者复购率要足够高;
更重要的关键在于,我们要选择一个售后成本很低,甚至干脆没有售后服务的商品!
再一次,这又是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如果,在每个条件中,都严格地去掉90% 的选项,那最终,就是一万个商品里,只有一个能够满足条件…… 事后复盘之时,所谓的“秘密”就会显得过于简单,可实际上,简单并不等于容易。能够做出这样高质量的选择的任何团队,做不成大事才怪呢。
我们再把选择的深层次方法论重新断句理解一下:
(添加)(必要的)(条件)……
每增加一个条件,选项就会大幅度减少;如果有没必要的条件掺杂进来,那么就会提前使得自己“全无选择”。这很可能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放弃深入思考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掺杂大量的不必要条件,搞得自己最终显得“根本就没什么选择”,于是觉得那种“深入思考”根本就没有意义—— 笨一点的,就直接成了“伸手党”;聪明一点的,不自觉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坑:整天讨论“人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选择”这类因为含混其辞所以始终不可能有明确答案的“哲思”……
现在我们知道了,所谓的选择,就是增加条件,但也明白了,那条件必须是“ 必要的条件 ” —— 选择,是在我眼里“奥卡姆剃刀原则”最应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地方。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Wikipedia 上看看“奥卡姆剃刀法则(Ockham's Razor)”究竟是什么。“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的解读—— 事实上,奥卡姆以很多种方式陈述过这个法则。而我在选择上选择应用奥卡姆剃刀原则,是用“类比方法论”,思考: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结果发现,在做选择的时候:
一定要尽量做到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必要的条件。
古典《独立思考决定心智上限》
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名叫《设计思维》的国际会议时,听设计思维的大师Penny讲过一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美国宇航员在太空很郁闷,失重条件下钢笔和圆珠笔没法写字。NASA花费了10年时间200万美元的的经费,希望研制出能在失重条件下使用的笔,但没有成功——因为要求太复杂:失重环境下书写自如,不会挥发、不磨损表面……
于是NASA公开向社会征集方案,一个德国小学生寄来一个包裹,写了一行字“你们试过这个吗?”。打开包裹,发现是一支铅笔。其实,苏联宇航员在太空一直用的,就是铅笔。
Penny教授最后总结说——“好的设计,不是最先进,而是最实用。很多人认为设计师是拿出最酷的方案的人,其实他们是拿出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人,这就是设计思维的本质。”
每次我讲这个故事,都会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微笑。这微笑背后一般有两重会意:一方面觉得美国人傻,钱多但是脑子不好用。一方面觉得大师讲得很对,这是智慧。
这真是个好故事。
且慢。
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错的。Penny教授嘛——其实就是“骗你”(Penny的谐音)教授。
第一个坑
稍微做点调查,你发现这是个扯淡的故事。不信?接下来我陈述3个事实:
美国早期太空活动里宇航员使用的就已经是铅笔了。比如在水星计划和双子星计划中。美国人并不像故事里描述的那样,比苏联人傻。
太空钢笔也已经被发明出来了,直到今天还在用。1965年,美国一家叫做Fisher的公司开发了太空使用的AG7型太空笔(FisherSpacepen)。原理是笔芯里密封高压氮气,靠气压把油墨推向笔尖。这种油墨不挥发,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笔尖经过特殊工艺配合超硬碳化钨笔珠,绝不会脱落,适应的温度范围是零下40到零上121度。神舟六号上用的就是这种笔,而且国外亚马逊就能买到,价格是35美金左右。
经过上述的论证,结论似乎再次浮现了:
美国人并不傻,NASA也不是笨蛋。而且高投入的确研发出来了好产品。
这才是真实情况。
且慢。
第二个坑
这里还有个你没有深想的问题:
在太空钢笔发明之前,铅笔是一种好的太空书写工具吗?
字迹模糊了怎么办?失重环境下如何削?如果铅笔芯断了,石墨到处飞会对电子元件造成致命威胁。这些情况是怎么处理的?现在这种铅笔还在服役吗?
于是继续做调查发现——即使是美国人和苏联人使用的太空铅笔,绝非寻常物。
首先,人家是自动铅笔,不用削。
其次,人家用的也不是石墨笔芯,而是“软性有机粘合剂-有机染料”配方,这种笔芯类似蜡笔——不容易折断,也不会产生微粒。
更好玩的是,这种笔今天还在大范围被宇航员使用,是太空站标配,并没有被取代。
因为这两种笔各有优缺点,各有适应范围,不存在谁比谁差的问题。
太空钢笔书写流利,使用时间长,字迹相对牢固,使用方便一些,但是成本高,结构复杂。
太空铅笔则使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是国际空间站上的标准装备。两者其实是根据不同思路开发,但共同解决了问题的好范例。并不存在谁比谁强。
讲到这里,你以为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了吧。
且慢,
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坑。你猜是什么?
第三个坑
其实Fisher公司也并没有耗资200万专门为NASA开发什么笔。美国都是私营公司,犯不着为了航天梦把自己利润搭上。Fisher是看准了恶劣环境下的功能笔市场,先推出了笔,也正好能符合NASA的需求,借助NASA打了下品牌,是个很好的营销手段。而NASA通过鼓励他们扩大市场,让这种笔的庞大研发成本被分摊,单价低了,他们采购得也很积极。
这才是商业的逻辑啊。
在你的心智一次次的入坑又出坑以后,我希望你最后能发现一个事实:
人脑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只要稍加技巧,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就会被植入一个错误观点。广告、营销、宣讲、谈判……有意无意都充满了这种错误的推导——你每天不接触50个误导信息,你都不叫现代人。有些错了就错了无伤大雅,但有些重大决策,一旦错误,背后消耗的时间和人生成本就大了。
这就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对外防忽悠,对内心智纠偏。
微信上很多这样的忽悠文章,标题或以“莫言说:”、“白岩松说:”等名人开头,或以“吃了会死人”、“趁删之前赶快看”等威胁词语结尾,里面的内容天知道是怎么编出来的。更有甚者不惜工本拍忽悠短视频,前段时间就看到一个,一中年妇女在视频里演示用黑塑料袋冒充的紫菜,演的真真的。幸好对这类食品安全类忽悠视频已经有免疫力了,没有轻易相信,果然没过几天就有辟谣公告出来了。
以前看到这类带忽悠字眼的标题还忍不住点开看看,想着里面说不准有什么重要信息别错过了,现在则直接略过,理由如下:既然起这种忽悠的标题就说明发布者心术不正,正文也是忽悠的概率很高;就算它正文内容是真实的,现在资讯这么丰富,你也不用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自然会从其它地方看到的。
罗辑思维【脏话】
最近我看到《三联生活周刊》的贝小戎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几本西方专门研究脏话的著作,很有启发。
你可能会说,脏话不就是骂人的吗?这是没素质的体现,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啊?
不对,脏话在人类文化中,大有用处。
第一个用处,我们日常都能体会得到,就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
全世界各地的脏话,在发音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音节特别短,元音特别重。我这儿就不举例子了啊,反正你总也知道几句脏话的,你自己心里默念几个就知道发音特征了。
这种发音特征,能帮助我们忍受疼痛,发泄情感。比如,当你的手指被门挤了,当你的手机掉到马桶里了,你说一句“天哪”,是没有用的。你需要来上一句脏话,或者由脏话演化来的稍微干净点的表达方式,比如“我靠”才行。
这个词不仅能表达你的情绪,有学者说,它还陈述了一个哲学真理。“你已经发现了语言的尽头,不能再走得更远了。”骂人不是跟自己有关的一个举动,它抱怨的是人类某种极端的处境,这是哲学上的说法了。允许骂人,能够防止更加严重的破坏。《脏话简史》作者梅丽莎·莫尔说:“拿走脏话,我们就只剩下拳头和枪了。”
我们都知道,脏话是不好的。那是不是不该说脏话?
但是脏话不好,这恰恰是脏话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不好,它触犯了禁忌,它才有用啊。我们才能靠一句脏话走到语言的尽头,把一个自己的处境上升到人类的哲学处境。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每立一个规则的用处,不仅是管住人,而且让人们有规则可以破坏。每有一个关于脏话的禁忌,就是让我们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小小地破坏这个禁忌,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一位美国学者说:“我们要赞扬和感激那些继续审查脏话的人:法庭、一本正经的语文老师、出版物、不许孩子说脏话的父母。因为当对脏话最后的禁止消失时,脏话也将失去它的力量了。”
一般都以为,脏话基本上都和性、排泄功能有关。但是,如果你理解了我们上面说的原理,你就会发现,脏话其实只和禁忌有关,有什么样的禁忌,就有什么样的脏话。
比如说,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基督教信仰特别强大,脏话一般都是和宗教有关的。
1866年,法国大诗人波德莱尔因为中风而患上了失语症,他强迫性地重复一个宗教禁忌的词而被赶出医院。但是后来因为宗教的衰落,加上人们的房子越住越大,室内布局发生了变化,人们有了一些性爱和排泄的私密空间,这时候性和排泄就变成了禁忌,所以有关的脏话才多了起来。
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日语中是没有脏话的,最厉害的无非是“八格牙路”,那也只是混蛋的意思,没有和性相关的脏话。 为啥呢?是因为日本人素质高?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不是。是因为日语中有敬语系统,就是同样一层意思,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尊卑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违反这个规则,就是禁忌。所以,日本人表达冒犯别人,不需要讲和性禁忌有关的内容,只需要打破敬语系统就可以了。
比如,在日剧《女王的教室》里,学生对阿久津真矢的称呼是直呼其名——“真矢”,而非一般所用的敬语“阿久津老师”,这样的称谓使用是对老师不敬的行为,这就已经打破了禁忌,已经起到了骂脏话的作用。
这是脏话的一个功能,脏话还有第二个社会作用,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哲学家诺埃尔·卡罗尔说,2006年他在越南河内参加一场国际会议,哲学会议。刚开始大家正襟危坐,场面怎么都热不起来,为了打破冷场,越南和西方学者就轮流比赛讲笑话。但是没有用,大家还是彬彬有礼。直到最后,有人开始讲下流笑话,所有人都放松下来,会议才开得很成功。
你看,脏话有打破隔阂的作用,所以在军队、体力劳动者中、搞音乐的人中,脏话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为他们需要亲密无间的合作。为什么有这个作用?
这是因为脏话是非常好的人际关系的测试工具。如果我判断可以在这个场合,可以当着这个人面前说脏话,其实意味着对方通过了我的亲密关系测试。它意味着我们之间不见外,我们之间有价值观的共同之处,因此不会讨厌我们使用犯忌的词。
就像一个资深的商人跟我讲的,他特别喜欢带商业合作者去洗澡。你别误解,他不是为了贿赂,更不是为了什么特殊服务,他的目的是两个:
第一,大家赤身裸体,不能带任何录音设备,谈话更不戒备,可以谈得很深;第二更重要,就是大家都赤身裸体相见过了,再穿上衣服之后,多了一层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你看,这个原理和我们讲的脏话能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有神似之处?
理解了这个原理,你就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了。
有人说,孩子迟早要长大,迟早学会说脏话,所以不要那么古板保守。
错了。
脏话既然是成人之间某种关系的测试和加强,它就只应该出现在成人世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不适用,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必要的尊严。至于孩子将来自己学会了说脏话,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不应该主动跨过这道门槛。
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社会学著作,专门讲“脏”这个概念。什么东西是脏东西?
没有什么东西本质上就是脏的,是放错了位置的东西才是脏的。
饭菜,在碗里就是干净的,泼到了衣服上才是脏的。
泥土,在花园里就是干净的,抖落到了床上就是脏的。
正如我们今天讲的,脏话在合适的环境里,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错了地方,才是脏的。
今天我们是想说,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对错;在大人的世界里,对错的界限就没有那么明确了。代替对错之分的,是我们的行为举止,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下,是否得体,是否合适,那才是最重要的。
《灰犀牛: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让员工在工作场所摆一点自己的东西。
英国的哈丁顿·奈特公司,是一家利用科学研究帮助企业改善业绩的公司。它的创始总经理、心理学家克莱格·奈特发现,在隔间里放至少一张照片,或者一个盆栽的员工,工作效率会比其他员工高15%。那些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装扮工作空间的员工,比那些在枯燥乏味的空间里工作的员工效率也更高。奈特说,在工作场所摆放自己的东西,能让人们更加努力工作,因为这样人们会有更强的认同感,不然的话,他们会感觉自己只是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
阅读笔记:你知道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