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遗迹-李香君故居
李香君,一个满载爱情传奇的名字,在流水涨腻的秦淮河上飘飘荡荡;她没有随着六朝金粉的消磨而泯灭,也没有被朝廷更替、狼烟兵燹的破坏而消亡。她的名字就像石头城一样、龙蟠虎踞在古都金陵,而且伴着历史的沉淀、积累并发酵,进而更加声名远播。只要你来到南京、来到秦淮河,走过燕去楼空的乌衣巷,就会看到来燕桥边的“李香君故居”。而所有拜访故居的游客,不管是男、是女,都会在时空变幻的媚香楼内流连忘返,油然而发思古之幽情。
下图、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夜景
在桨声灯影中荡舟秦淮河上,那种感觉就像在梦幻之中,光天化日下是找不到这种神韵的。同样,若是在人马喧阗的白昼拍摄李香君故居,好像也就没有了那股神秘的感觉。
我来到李香君故居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天空中飘着丝丝细雨;虽然还没有闭馆,但是为了拍好照片,我决定还是明天白天再来拜访李香君故居。但白天拍摄的那张大门照片,我感觉不如夜晚拍摄的效果的好,所以还是选用了这张夜景。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大门对联:花容兼玉质 侠骨共冰心
下图、李香君及故居 简介
下图、过厅
下图、镶嵌在过厅西壁内的诗碑(按原文排列,未加标点)
高阳台 石坝街媚香楼
乱石荒街寒流古渡
美人庭院寻常灯火
笙箫都归画苑文章
叢栏画壁知难问问
莺花可识与亡镇无
言武定桥边立尽斜
阳 南朝气节东京
并但当年厨顾未遇
红妆桃叶离歌琵琶
肯恕中郎王侯第宅
皆荆棘甚青楼寸土
犹香费沉吟纨扇新
词点缀欢场
吴 梅撰 陆修伯书
下图、 碑记(按原文排列,未加标点)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
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
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
血痕者碎首淋漓不肯
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
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
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
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
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
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
必传而可传者也
康熙戊子三月云亭山人
壬申年 八月 齐崐书
下图、 诗碑(按原文排列,未加标点)
生小倾城是
李香怀中
婀娜袖中
藏缘何十二
巫峰女梦里
偏来见楚王
清余怀诗
壬申秋月书扵金陵萧平
下图、碑记(按原文排列,未加标点)
李姬者名香
侠而慧略知
书能辩士大
夫贤不少风
调皎爽不群
清 侯方域记
壬申秋日曼?书
下图、这是镶嵌在东侧壁上的四块青砖浮雕之一,为古秦淮河两岸风光
下图、这是镶嵌在东侧壁上的四块青砖浮雕之二
下图、这是镶嵌在东侧壁上的四块青砖浮雕之三
下图、这是镶嵌在东侧壁上的四块青砖浮雕之四
下图、走过过厅,西侧是一个月亮门,一座小小的庭院,这就是李香君故居“媚香楼”。
下图、媚香楼一层正门
下图、媚香楼对联、上联:江苏省楹联协会陈斋撰 小字噪秦淮万种风情柔似水
下图、 下联:丹心昭史册一痕血泪艳如花 壬申中秋后二日?堂钱??八十七岁书
下图、这是西廊内的汉白玉圆雕李香君立像。李香君手持宫扇(纨扇),斜倚在太湖石旁,姿态优美、笑靥如花。
下图、 这是李香君塑像后面西壁上镶嵌的诗碑。(已按“翠楼吟”词牌进行标点)
玉树歌残,秦淮水咽,龙盘虎踞草草。留都朝野世、看清浊、衣冠纷扰,章台奇操,几碧血凝哀,桃花添巧。东塘稿,激扬若列,岂全虚渺。
俊少,犹说才情,奈副名题榜,为何深恼。一时佳丽数,比花伶、河东同凋。恩仇何了,第月思举分中闹,光耀新营好。媚香楼后,替供倾倒。
调翠楼吟 依白石腔题秦淮李香君媚香楼旧址 重建纪念馆侯李轶事夙传众口大都出之传奇家云然亦未尽虚耳 一九九二年十月徐邦达倚声并书于京寓 时年八十有八
词作者简介:徐邦达(1911年7月7日—2012年2月23日)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晚年号蠖叟,生于上海,浙江海宁人。曾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西泠印社顾问、九三学社社员。作为中国艺术史界“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徐邦达将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考古学手段相结合,为书画鉴定建立了可传授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有“徐半尺”(意指其鉴画,于画轴展开半尺已知真伪)和“华夏辨画第一人”之誉。(徐老先生以101岁高龄,于今年(2012年)2月驾鹤西去,特发此文、此图,以致哀悼,愿老先生天国生活愉快!)
下图、诗碑
明月悬珰,娇云拥鬓,翠涟浓照红樱。袖里藏香,画梁燕恧身轻。珠帘一夜胡尘满,渐鹦哥、愁说坊名。賸而今、颓柳欹门,败叶寒厅。 支筇来问当时事,对残灯影水,冉冉空青。狼藉闻根,长桥飞过雷軿。庭芳落尽桃花冷,好楼台、又沸新声。叹寻常、淡粉轻烟,梦也无凭。 吴白匋先生访媚香楼遗址调寄高阳台戊寅春月戈父萧平书
作者简介: 吴白匋,乳名同寿,谱名征铸,号灵琐,晚号凤褐老人、无隐室主人,祖籍仪征而世居扬州。如今对外开放的吴道台宅第即其三代故居。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三(1906年10月20日),吴白匋生于山东济南,后随父辈流寓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直到13岁(1918年)才回扬州定居,不久与陈含光之子陈康、冒广生之子冒孝鲁就读于美汉中学。1926年考入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吴白匋一生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历任金陵大学、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无锡国专、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教授,还担任过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分会名誉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编委、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曲艺志·江苏卷》顾问、江苏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锡剧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苏美术馆顾问、江苏省红楼梦学会顾问、江苏省昆剧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一、二、三届江苏省人大代表和第四、五届江苏省政协常委。
此词的另一版本:
明月悬珰,娇云绾髻,翠涟曾瞰妆成。袖里藏香,画梁燕恧身轻。珠帘一夜胡尘满,渐鹦哥、愁说坊名。换而今、颓柳欹门,败叶寒厅。 支筇来问当时事,只残灯影水,冉冉空青。狼藉闻根,长桥飞过雷軿。庭花落尽桃花冷,好楼台、又沸新声。叹寻常、淡粉轻烟,梦也无凭。
下图、 这是媚香楼对面窗间的对联:陈醪斟趣新茗催诗三杯忘宠辱 铁笛销魂铜琶醒梦一扇寓悲欢
下图、媚香楼 纪念票
未完,请看下集:《秦淮八艳》留踪
原题:(原创)秦淮遗迹-李香君故居 2012-09-28 23:03 发表
2018.12.31 阅读(1098)| 评论(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