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答案就在问题之中

2020-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应刚

一直在思考钱学森老先生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答案,大概是因为民国以后,国家教育中日趋加深、不断严重的个人学习目标的庸俗化所导致。

君子不器,学而为己,出于自由意志和人性光辉,为使命、为担当去学习才是学习的理想化追求。

学必成器,学而为人,缘由集体强力和外部环境,为成绩、为功利去学习则是学习的庸俗化追求。

民国之后,个人学习目标的庸俗化风气可能就是导致大师长期缺失的主要原因。五四之后,我们日趋缺损的东西,用一句话总结大概就是陈寅恪先生的那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其实所谓的“钱学森之问”,问题就是在答案之中,钱老先生是点到而未说破。这里面的关键词就是“民国”,这并不是说钱老先生在推崇民国的制度和教育。而是因为在“民国”与“新中国”的分界点上开始出现的个人学习目标的庸俗化与理想化的分野,而个人学习目标的庸俗化与理想化的分野又缘起于国家发展目标的庸俗化与理想化之变化。

在庸俗化与理想化的变化曲线上,个人学习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并不是正相关的,而可能恰是成反比曲线的。也就是说,国家发展目标越是理想化,个人学习目标就越趋向于庸俗化;相反,国家发展目标越是庸俗化,个人学习目标越容易理想化。也就是说,个人学习目标的理想化还是庸俗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发展目标对个人学习目标的影响或扭曲的程度。国家发展目标如果是庸俗化的,那么其对个人学习目标的影响或扭曲就比较少和弱,相反,国家发展目标如果是理想化的,那其对个人学习目标的影响或扭曲就比较大和强。

而个人能成其大,根本上在于其“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如果国家发展目标会不断抹杀和消弱个人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那么要在这种受到国家发展目标影响和矮化的个人中长出大师就是没有道理的,就如同想在人工训化的果园里长出一棵参天大树也是没有道理的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