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自我成长

讨好型人格如何Say No | INFJ自我成长(一)

2019-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亭世相

“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弗吉尼亚·伍尔夫读书随笔》


文图来源网络


「讨好型人格」这个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变成人际关系困扰中的高频词汇。一提到这个词,我们脑海中会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的人物形象:

工作中,同事有个什么事找TA帮忙,TA不会拒绝,甚至放下手头自己的工作,优先完成对方的事

生活中,家人朋友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即便不情愿TA也很难表达真实需求,而是把对方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满足别人的需求为先;

日常琐碎事件中,即便是在打车这样面对陌生人的小事上,也会很不好意思不跟司机聊天,而配合着有一茬没一茬地搭话,明明自身又累又困并不想聊天;

更别说最常见的微信聊天了,回复别人的信息总是斟酌着用词用语,写写删删,生怕说错话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看到这,你是不是马上冒出一句:对对对,我自己或者我认识的某某就是这样,我们就是讨好型人格吗?

先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一、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所谓「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身感受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术语上也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常有如下表现:

1)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喜好和看法,忽略或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难以表达真实想法

2)特别害怕人际冲突,常用迎合或道歉,即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方式来避免冲突

3)在意他人的评价,自我边界不清,不会拒绝,常常忍气吞声,容易被欺

4)总是在满足他人的期待,试图讨所有人的喜欢和认同

5)总是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在获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时常感到承受不起

以上这些之所以描述为表现,是因为心理学中并不存在讨好型人格这一人格特质,它只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在呈现,呈现出讨好行为(people-pleasing behaviors)这一行为模式,而绝非是无法改变的人性本质

就如同依恋关系中的「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还有我们讨论的MBTI十六型人格,都只是当下阶段你的外在表现,无需为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认定从此就是这个样子。

二、哪种性格类型可能是讨好型?

那么,在这些表现中,INFJ是不是已经闻到些熟悉的配方——害怕冲突、追求环境和谐、关注他人情感、忽略自身需求、不喜欢给人添麻烦。这,简直是量身定制啊。

其实不仅仅是INFJ,亭哥猜测讨好型人格多发生在F情感型和I内倾型的人身上,还有高敏感型N,而且多以被描述为温柔懂事、性格很好的女性为主。

为什么呢?

1)情感型F的性格特征,即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不是思维型T的依据客观事实,而是基于个人价值观和主观意愿。注重友好礼貌、回避冲突、维持气氛和谐。

2)情感型T和思维型F的占比,也是十六型人格四大维度中唯一一项具有明显性别差异的,约2/3的女性是情感型F。所以,情感型F往往是讨好型人格的高发人群,又以女性居多,当然不排除另外1/3的男性,并且男性F型面对的压力更大。

3)此外,内向型I和高敏感型N容易产生讨好型人格。因为内心敏感脆弱,富有同理心,总是很容易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和内心想法,故而会因害怕拒绝别人,或是给别人添麻烦而选择忽略自己的需求。

4)而在拒绝人这一方面,P型特质的人,因为更乐意倾听和接收不同意见,相较J型判断型,在行为上会更难说不和拒绝

以上就是亭哥的一些猜测和分析,不管哪种性格类型,只要你曾经或目前正受困于讨好型人格,总在为他人着想,而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过着“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生活。又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让你觉得界限模糊,又爱又恨。不妨来看看这类人的行为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三、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综合因素。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家庭教育。

在家庭里,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或多或少都隐含着这样一种态度:你只有乖、听话,才能获得被善待的资格;你只有成功,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格。

那么,具体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们来一起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在原生家庭里,你是否感受过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弗洛姆《爱的艺术》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母亲在面对新生婴儿时产生的爱,就其本质而言是无条件的。母亲爱新生婴儿,只因他是她的孩子,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任何特殊条件,或实现了什么特殊的期望。

我之所以被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因我的样子被爱,我因我的存在被爱,我不必为了被人爱而做任何事。

如果你不曾感受过确切的无条件的爱,当你读这段文字时,你会隐隐怀疑、难受、甚至要反复读几遍来确认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你还可能会发出灵魂叩问——我不必为了被人爱而做任何事?这是真的吗?

那么,先给你一个拥抱。以及,这是真的。

你至少需要在一段关系里感受过无条件的爱,原生家庭父母的爱,亲密关系中的爱,甚至是宗教形式的爱。

然而,可悲的是,如果你不曾在原生家庭中感受过无条件的爱,也基本很难在亲密关系及其他关系中去体会。

因为你会带着疑问,带着爱会消失的恐惧,带着不值得被爱的痛苦,投射到每一段关系中去,并且亲手推开想要给予你无条件爱的人。

可以说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源就在于此——未在原生家庭中感受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为什么我在这里用的是“感受”这个词,而不是“得到”“获得”?因为感受是当事人主观的感觉和体验,而得到、获得更像是客观的事实。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

1)一方面,客观的讲,原生家庭中确实有不少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是有条件的。当孩子满足父母的需求,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就得到关爱和赞赏,当违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时,便遭到他们的否定、批评、甚至打骂。

尤其是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孩子往往无法表达自我和意见,一切都要围着父母打转。但凡违背意愿就会遭到训斥、责罚。这样的小孩就会逐渐变得胆怯,不敢表达需求,需要通过讨好父母来避免不受指责,并且会不自觉把这种模式投射到其他关系中。

2)另一方面,从主观上来讲,内心敏感的人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感受,需要讨好。因为敏感,生命里的风吹草动你都记得,生活里的温柔给予你都感动,更别提最亲近的人的一举一动。

所以,当敏感的你发现只有在取得优异成绩时,父母才显得开心有加,夸赞奖励;而一旦没有考好,他们好像就不高兴了,甚至给予批评和指责。这让你觉得只有表现优异、听话懂事才会被关注和爱,否则就没有资格被爱。

然而,这也许只是你的主观感受,而不是父母真实的想法,或者不是每一个事实。他们只是自然的流露出对你成绩下滑的担忧和焦虑,并不是不爱你。

但因你的高敏感性,那些细微的表情和举止,那些无形中的施压和冷暴力,已逐渐让你形成一个认知——爱是有附加条件的。只有变得优秀,满足了父母的期待,才能获得关注和爱。

之后,你会反复去验证这一认知,并在验证中更加笃定

一旦觉得自己表现不好,不讨人喜欢,就会把这一切归咎于自身的不完美,没有满足他人的期待;你会不断地用讨好的行为,试图让他人满意和开心,以此感受自己的价值;你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暴露缺陷,并通过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方式来获取别人的认可。

然而你并没有明白,如果仅因你的优点而被爱,仅因你令人高兴而被爱,从本质上看,你根本不是被爱,而是被利用。

没错,真相就是这么残酷——只是被利用。而你会心甘情愿成为只是被利用这样的角色吗?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那么,该怎么办?

先从无条件爱自己做起。你最殷切的期待——无条件的爱,必须先赋予在自己身上。

只有学会无条件爱自己,才能习得无条件爱人和被爱,也才能在功课修炼到家时,真切地悟出弗洛姆的这一金句:

童稚的爱遵循:我因被爱而爱;

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

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示意: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