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你在大城市巢空心不空
最近几年“空巢青年”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空巢青年就是一群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打拼,没有感情寄托,没有家庭生活的年轻人。
这群年轻人带着梦想和激情来到大城市,酸甜苦辣自己扛,对家里从来报喜不报忧,加班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白天穿梭在光鲜亮丽的写字楼里,晚上坐一两个小时地铁回到城郊狭小的出租屋。
这是大多数“空巢青年”的日常。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问题:做“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底下的回答着实让人心酸。
一个人上吐下泻通讯录里能打的电话只有120;
一个人煮饭,米都盖不过锅底;
没有人说话,只好养两只仓鼠;
水果只敢买三四个,点一次外卖吃好几顿;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留守儿童、空巢青年、孤寡老人是人生必经的三个阶段;
孤独得像条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
……
在北京时,有些时候走在街上,看着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真心有点恍惚。
这个城市很大很繁华。
那些我耳熟能详的国际知名大企业确确实实在这里;
那些我在电影里、电视剧里看到过的场景确确实实在这里;
那些我之前在书上读过的、在网上看过的各行各业的牛人大咖确确实实在这里;
不过好像与我没有什么关系。
城市再大,我的圈子还是那么大。
与同阶层的朋友来往,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消费。
有一次送一位朋友去北京站,她即将离开北京回东北老家,除过旅游应该不会再来了。
那一刻华灯初上夜色渐沉,出租车驶过灯火通明的长安街,我们静静地望着窗外,一句话也没有说。
是不是我们从来未曾真正属于过这里,也许终将只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我在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背着来时的行囊,如同这些我送走的朋友们一样,微笑着告别然后转身离开。
之前从来没有真正地体味过“孤独”这个词,现在有了更多的感触。
原来周末不出门的话真得可以一整天说不了一句话;
原来一个人也可以逛街、看电影、吃火锅;
原来没有人真正在乎你、关注你;
原来生活从来都不曾轻松。
有时候,也会很想回家。
回家,一个听起来好温馨、好诱惑的词语。
是的,回去后满城熟识的人,大多数的亲戚、朋友、同学都在那里,好几个闺蜜也在那里。无论如何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形只影单了。
可是有人陪就不孤独了吗?有那么多认识的人萦绕在身边就不孤独了吗?
有时候,身边没人懂比一个人更可怕。
在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世界能始终如一陪伴我们的人,终其一生只有自己罢了。
我们生而孤独。
既然如此,那留在大城市和回家有什么区别呢?
更何况大城市有更包容的文化、更便捷的服务、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后来,意识到这些之后我不再惧怕孤独,学着静下心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主动联络、关心同城的同学朋友,偶尔相约出去玩;
我主动去参加高校里的沙龙活动,拓宽自己的职业圈子;
我主动去参加喜欢作者的新书发布会,认识了很多新结识的朋友。
慢慢地,我不再觉得在这里没有归属感,也不再感觉到冷,即使在一个人的北国寒冬。
这里有雾霾,这里很拥堵,这里高昂的房价让我绝望。
但这里也有我为之惊叹的首都效率,有我这伪文艺青年喜欢的多元文化。
这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奇迹,刷新着记录。
这里随时随地都有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在北京没有什么不可能。
没错,我就是千千万万“空巢青年”中的一员,在这里一无所有,没有根基,没有亲人,目前仍是一条单身狗。
但是我巢空心不空,整个世界都在我的心中啊。
“空巢青年”是大多数人走向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时日不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的阶段。
我们过得没有传言中那么惨,自称“空巢青年”更多的是一种自黑与娱乐。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在大城市打拼的日子确实很苦,但权衡利弊之后,我们仍选择留在这里。只能证明这里确实有我们想要的东西,而这值得用做“空巢青年”的代价来换取。
不管怎样,愿我们都对得起自己在这里承受过的心酸与苦楚;
愿我们在大城市都能够巢空心不空。
你知道终有一天,会有一个人,与你一起顾星辰,一起把酒分。
那么在这之前,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