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演进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23人  马唐

语文的演进:

一个段子说什么是政治家?

政治家就是虽然不知道怎么做,但是却知道怎么说的人。

当然不是说你会说几句,你就能当政治家。

而是说,政治家的语文都非常好。

1,生存方式的变化。

生活越来越段子化,就是段子化生存。

段子是一种迷你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文本。

:老王,你怎么那么心事重重?

:哎,隔壁老打孩子。

这个段子十几个字已经是高度戏剧化。

拆解这个段子的内涵,你至少得先搞明白中国著名虚拟人物,隔壁老王的前世今生。这种迭代本身不仅拉大了一个文本狭窄的文体的普世性,也让段子记录了生活表达了态度。

   

日常生活当中,无段子无饭局,无段子无同学会,无段子无社交。

   

段子成为大家表达观点好恶的重要手段。

人人都是段子手。

如今,段子的各种指标都在水涨船高,就像春晚水平的段子在今天已经是没有市场了。

段子的三个特征:

谐音误解

预期违背

同文异读

天热了翻箱倒柜找了半天短袖,结果找到的全是名牌短袖,穿出去太高调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天翼4G、沃4G、轻奢款有鲁西化肥、爱玛电动车…

:为什么老婆这么漂亮还去嫖娼?

:虽然买了保时捷,谁敢保证出门不打车。

这两个段子作为段子化生存的总结,因为它的复杂和暧昧,酸甜苦辣搅拌以后的复合效果。

把日子过成段子就是:

黄楝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十年总结:

2011年:

普通青年、文艺青年、2B青年。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

你信不信我不知道了,反正我信了

2012年:

不能说脏话,那我没什么好说的了。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你幸福吗?

元芳你怎么看?

   

2014年:

初雪、炸鸡和啤酒在哪儿

问题来了

你这样嘚瑟,你家人知道吗?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也是蛮拼的

也是醉了

有钱就是任性

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一个一切都以效率为标尺的社会中,便捷是最高原则。

这跟智能手机越来越高的像素和成像效果将傻瓜手机逐出用户视野的道理是一样的,用句式说话的好处是它借了一个流行的酒瓶,装了自己酿的酒比较快捷、方便。

   

2016年:

这届人民不行。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

   

影像化生存:

即拍即得,快速上传,瞬间分享的即时性。

   

秀,这个字也可以用晒来代替。

有了影像你才能秀,秀和晒才会更直接。

朋友圈各种各样的秀:秀恩爱、秀娃、秀高端。

秀,这件事上,影像是完胜文字的。

它直接简单粗暴,美图秀秀的帮助下,照片的吸引力和欺骗性远远大于文字。

图像或者影像其实就是一种文字。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

影像语文的表意,

就是清晰的时候非常清晰,

模糊的时候非常模糊,

有的时候因为清晰而模糊,

有的时候因为模糊而清晰。

2,修辞。

王菲的将爱专辑一共收了13首歌,有4首的歌名用的是语文压缩格式。

将爱,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压缩。

美错是美丽错误的压缩,

旋木是旋转木马的压缩,

阳宝是阳光宝贝的压缩。

去医院看病医生给我开药,写了两个字我认识了快半天才认来:软感。

软感就是软感冒胶囊。

我以为只有我知道,结果人人都知道。

   

比如:

语死早,语文老师死得早。

高大上,还有不明觉厉。教科书上这些词是不能这样压缩的,但,传播范围非常广。

奇葩说的一个辩题叫时保联,时刻保持联系的意思。

我给你发一条微信,一分钟不回我就怒了。

王五四最擅长压缩。

   

当语言效率的压迫感像一座大山那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时,压缩就很容易成为一种刚需。

   

反转也是常用修辞。

反转修辞格的大量涌现,称之为井喷,

有个单词叫“撩”,撩妹,后来有了撩汉,撩妹技巧、撩汉套路都出来了。

撩的基本意向是撩逗,有轻薄、贱的意思。

网络化了以后,从贬义转为中性。

“撩”这个词放在20年前,一是不正经,二是冒犯,今天成了一个本事。

擅撩的人被人艳羡,

被撩的人觉得是一种恭维,

大概是人的边界逐渐崩溃的缘故。

反转还有“萌”、“贱”。

这️个词的词频非常高,这些词的逆转幅度非常大。

有人说卖萌就是生产力,

也有人说耍贱也是生产力,

你猛一听三观不正,但其实萌贱都是自定义词,你需要在语境当中去定义它的确切含义。

就像林黛玉的颜值,

每个人的标准和想象就很可能南辕北辙。

   

你是百分制,但是使用那个词的人,可能是150分,不是100分。

粉丝现在叫迷妹,你说迷妹和粉丝完全一样吗?

不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