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想父亲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长安闲花淡淡春

      2019年4月18日,在交大附中航天学校参加了市教科所主办的“追寻经典脚印,丰厚人生底蕴”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其中一位老师执教“两地书,父子情——《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在“纸短情长之《傅雷家书》家校共读”环节,邀请了一位学生家长,当面读写给女儿的信: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女儿的挚爱,有对自己过激行为的道歉,有对女儿未来的期望,有许许多多的情蕴含其中。听着这位父亲的信,我内心翻腾,眼眶湿润,父亲的形象再次跳入心中,强烈的抨击我的心。

      尽管父亲知识不是那么广博,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与上学失之交臂,但他善良宽厚,严于律己。当村干部几十年,心里装的永远是别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贫困照顾等,无不没有父亲的身影。

      小时候我对父亲之爱感受不深,只知道父亲非常严厉,处理一些事情时,对我们与他人判若两人。记得母亲说,父亲从外面回来,黑色的手提包里偶尔会有一两个苹果,几个水果糖等,然后就分给孩子们吃。长大上学后(小学在村里上,初中在离家六七里路的镐京上,上高中后就更远了,在斗门镇),父亲除了要求我干力所能及的劳动外,给予我最多的是学习用具,如练习本(正面别人已用过,我可以在背面做题),每当这时,我就特别高兴,视其为珍宝。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练习本是多么奢侈。

      记忆最深的是上初中时,父亲恰好在乡木器厂当厂长,我有一段时间到父亲那吃饭。父亲会在灶上提前给我买一碗稀饭、一个馒头,那是热乎的。因为家里离学校远,早饭必须从家里带一个冷的黑面馒头,在学校喝一杯热水,学校当时用大铁锅提供热水。能到父亲那吃这顿饭,真是幸福!但时间不长,父亲就调离其他地方。

      上高中时,每月交粮食,每学期开学、放假都要将被褥书籍来回带,这都是我一个人骑自行车驮去驮回,从未有过父亲的参与。看到别的父亲送孩子,心里略不舒服,但我知道当时的父亲承载的痛苦更深,那是小弟的生病、求医、无果,直至离开。父亲没有眼泪,只是闷头抽烟,蹲在屋角,我能理解父亲,也从来没有抱怨过父亲。

      工作之后,父亲没说什么,默默地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为的是来回方便;父亲默默的告诉学校的校长,对我严要求。特别在结婚有孩子之后,父亲对小孙女的疼爱是无法比拟的。买东西不断,只要一看见孙女,就“嘿嘿的笑”,那怕有一口好吃的东西,都要留给我们,甚至骑车送到学校,无论风雨。女儿初学说话时,别人教她叫父亲“老刘”,每每这样叫一声,父亲高兴得仍是“嘿嘿笑”,满脸的幸福。这样的笑容不知道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过多次!

      我知道,即使父亲还健在,也不会给我写这样一封信,因为他的爱永远是默默的,永远在爱着我,他愿意竭尽所能为我创造好的生活,不让我受一丁点委屈。但我还在奢望,奢望父亲能像今天台上的那位父亲一样,给女儿读信。更想让父亲听听女儿给他的一封信……

      如今,父亲走了,走了19年,但他的爱永远都在。

此情此景想父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