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QAS读书笔记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妮妮小阿狸

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我弥留之际》的故事,就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

本德伦家的女主人艾迪去世了。她的遗愿是将遗体运回城市与娘家人安葬在一起。丈夫安斯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领全家人开始了一场充满磨难的送葬之旅。

整整十天的行程,代价惨痛:

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烧毁了乡邻的谷仓。

一家人里,大儿子卡什失去了一只脚,二儿子达尔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三儿子朱厄尔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杜威·德尔没能打胎反而被药店伙计强暴,小儿子瓦达曼也没有得到渴望的小火车。

只有安斯不仅实现了装假牙的愿望,还娶回一位新太太。

A2、小说的叙事方式也很特别,全书共有15个叙事者,构成了59节内心独白,在这些不同视角的描述中,一个个人物的轮廓慢慢浮现出来。

有关人性的复杂,也慢慢显现。 这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他们卑微却又顽强,自私却不乏善意,贪婪又饱含苦楚。

如果人生是一场苦旅,任何人都无法停止苦熬,那么,我们就无法轻易定义每一个人。

当我们走进本德伦一家,会发现,这场荒谬的送葬,不过是带着精神创伤的普通人,在未知且蒙昧的宿命中,跌跌撞撞、浑浑噩噩地寻找出路:可怜、可恨又可贵。

福克纳说:“《我弥留之际》一书中的本德伦一家,也是和自己的命运极力搏斗的。”

这一场看似荒诞的送葬之旅,如同他们无法选择的命运。他们毅然前行,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竭力完成命运赋予的使命。

大水充冲断了桥梁,他们依然不退缩,宁愿以身试险、淌水过河;大火熊熊燃烧,哪怕被灼烧也无法阻止他们;秃鹰无时不刻不在盯着发臭的遗体,他们奋力驱赶、不言放弃。

与其说送葬是一场荒谬的旅途,不如说送葬暗喻了他们充满创痛的命运。显然,他们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克服了一切困难,互相搀扶、无问东西、无言牺牲。生命即使渺小,也无法抹杀它的顽强和坚韧。这就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福克纳其实对这丑陋的一家,饱含了怜悯与同情。

A3、正如这本书的译者李文俊说在序言中写的那样:

在福克纳看来,人类存在虽然已有千百万年的历史,但是时时刻刻仍然在为自身的生存殚精竭虑、流血流汗,说他们苦熬一点也不过分。

没错,人生就是苦熬。

生而为人,都有太多无法治愈的创伤、无法改变的处境、无可奈何的痛苦,在向死而生的路上,我们也似乎都在经历着一场如同送葬般荒谬的旅途。

我们体内流淌着鲜红的血,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劣根性,我们也曾彼此伤害、彼此折磨,但面对命运的残酷,为了一个目标,我们又能坦然面对、勇敢无畏。

可怜、可恨、可贵交织在一起,在我们的身体里碰撞、融合,构成了我们复杂的人性。

是的,我们都在自己的命运里,奋力搏斗。

S、《我弥留之际》,这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在褔克纳的所有作品中,有两部作品不得不提。一部是我们熟知的《喧哗与骚动》,一部便是《我弥留之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