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活

学贯古今勿呈已能

2019-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子木儒医

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邹淑芳金友

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夫医药为

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

明审,亦候形证,一亳有疑,则考校以求

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

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达,奥而不

售。遂今末学,昧于源本,互滋偏见,各呈

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

望,良有以也”。叔和之言实令人深省,古

之中医有门户之见,现代中医学有局限,验

有短缺,有现代医学左右,所以必须有学贯

古今,勿呈己能的精神。中医治病应审游求

因,脉症合参,知常知变,若医之不慎,差

之亳厘,必谬之千里。当今中医界临症有主

张以辨病为主者,有主张以辨证为主者,有

主张以辨病加辨证为主者,三者各有短长,

各具裨益,应广开思路,避短扬长。如临床

中虽自已认为认症谁确,诊治无疑,若患者

病不见转机,效果不显,医者理应三思或

博览群书,或荐贤让能,或求师高诊,这样

对人对己都大有助益。十年前余遇一病,现

记忆犹新,至所以未敢忘怀,其一是高师指

点,起死回生,其二是育目与西医对号,教

训非浅。现将此病例介绍如下:王某,14岁,

男。因滑冰后口渴欲饮,进食冷冰,则腹痛

腹少有脓血,经治数日而愈。次年秋末

遇冷,骤然腹痛,腹泻,日数十行,便意频频,经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因多方

治疗无效。予以手术,术中发现肠管广泛坏

死、溃,而未切除。术后请中医会诊,余往

之,问其病史如同前述,现身瘦额红,口渴

少饮,午后发烧,五心烦热,腹痛便血,日

数十行,溲赤舌红,脉细数。按寒湿化热,

热灼伤阴,迫血妄行论治,投滋阴凉血止血

之方,进服十余剂,亳无见效,又念溃疡性

结肠炎属中医肠风、便毒之类,投槐花散、

痛泻要方等药亦不收功,无奈请我省名

医高仲山教授会诊。高老身为吾师,直谓之

日“此患乃奇恒痢也”。视吾有疑,又日:

“此患腹痛甚谓之里急,下血频频谓之后

重,日久不愈,奇恒何疑”。余请其拟方,

投洁古芍药汤加减。嘱患者连服六剂,其后

腹痛减轻,便血量减。再请其来诊,嘱前方

加生姜、肉桂。余不解其意,问曰:“此患

虽是奇恒之痢,但痢久下血伤阴,不用养阴

之品,反用辛温之药,何意?”答日:“姜

桂振奋里气,引虚火下行,且兼阳生阴长之

意也”。再投六剂,服后腹痛缓解,便血日

仅3一4次,后改用真人养脏汤类调之,两

月后病情痊愈。通过此例使余深知,要想学

好中医,掌握现代医学当然重要,但勿要放

弃根本,中医治病之本即辨证论治,辨证与

辨病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一部分中医忽视中

医的病名,把中医古代病名置於脑后,而单

纯抓症侯群进行辨证,这样容易造成舍本求

末,治之不当。余举此例可为之戒,故应倡

学贯古今,古为今用,此为医之要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