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影响文化差异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138人  韩药师

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https://www.jianshu.com/p/81cae9c35ece文章是源自于王东岳老师在混沌大学的课程。觉得自己是花了老大功夫整理了的一篇很值得探讨的文章。

今年之后也一直围绕着“思考方式”这个话题展开论述,但最近在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的系列丛书《第一推动·下一步是什么》里的一篇文章《是什么使得大脑观念如此牢固》,觉得还是要把以前的东西拿出来,新旧知识再三比较一下,能经得起验证和重复,方能称得上是好的知识和理论。

我们一直说人和人还是不同的,认知的差异是一方面,但什么决定认知?又是什么决定思考方式呢?特伦斯·迪肯,一位人类学家和神经学家,提出了一个解释:观念之所以具有持久影响力,是因为它们适合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后来又有学者研究发现一种叫做5-HTTLPR的基因的差异,导致对个体和个体大脑有不一样的影响。

东西方血统的个体在5-羟色胺转运基因在调节区域内的分布变化上表现出差异,基于两个基因的不同组合,该基因多态性也表现出3种不同的形式。多项研究证实这个基因影响社会情感的敏感性。(关于这个5-HTTLPR能搜到很多相关的学术论文,所以可以相信其对认识和情感有的影响的结论大概率是靠谱的。)

同时,因为受该基因的影响,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人脉网络和最终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了最终不同个体之间,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差异性尤其巨大。

我们喜欢把信念当做逻辑分析或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却可能忽视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基因变异的区域性特征,影响了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别显得特别明显,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出入格格不入,可能真的不是某个人某个个体的对错,可以说“都是基因惹的祸”!


基因是影响认知的一个先决条件,这是我之前所忽略的一个关键要素,也正是基因的多样性影响了人类的多样性,人类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一路为自己的生存空间开疆扩土,脑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进一步,7万多年的人类历史,不得不惊叹生命之奇妙和绚丽,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现在的科技,若东西方不同的个体之间没有交流的手段,那他们的后代将会在未来变成什么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