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骄戒躁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永远的有理数

弹古筝练基本功,一时得了肯定,马上踌躇满志,总想很快进入曲子里——毕竟弹好曲子才成就感满满。

可惜没有一日千里的事。

颤音和摇指是做韵的主力军。颤音压着性子也没练完,“47颤音没练”。勉强够用(平时还是要刻意练一会的)。

摇指一直融入不进曲子,打磕不匀换弦不连贯。

但很开心的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被“轻松”解决——大指瘪指。我还以为自己天生手指比较软,能弯的狠。老师说食指捏义甲的位置靠指尖一点——沃德天,神效!可见经验有多丰富。

这个问题解决了,手型发力都过关了,速度也不慢啊,老师还说颗粒感太强,要摇成“线性”。

啥叫“线条感”啊?

头大。索性“躺平”,就这样吧,要求低点不愉快吗?

偏偏就是不好听!

今天又从第二条开始练,速度从60到了90,有一个音卡了一下。老师说卡,就要减速,过弦要轻快浅。

又听了别的同学的点评,发现自己的手型还是有个问题。

重新试了试,果然又被“点醒”了一下。

群里就有不急不慢踏实认真的同学,小白一枚,跟着老师的课程,一条一条地交作业,现在点奏都过了,摇指手型也挺好。

真是“慢即是快”。每一条作业都有必要规范练习!“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所以还是要踏实一点,本来就是要把基本功夯实一点,急啥呢?

一条不漏地练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