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的故事
第一次听到简书是在大二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学姐给我们推荐了一门课程是。中国科大的罗昭峰老师的助力科研,文献知识管理。当时我看了一下这个课程目录,都是讲一些做科研相关的一些软件,包括知识整理文献管理等,当时我对这些比较感兴趣,就挑着看了一些。我还记得,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说他的个人简书账户是多少,在简述当中有一些关于学习更多软件的一些记录和方法。当时我听到这个软件去应用市场搜了一下,是一个关于写作的软件。我下载了一下只是看了看,没过多久又把它卸载掉了。
第2次听到简书,是一个同学告诉我的,当时我们正在学Python数据分析,有一项课程作业涉及到编程Python的题。我们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例子来学习和练习。当时有一个室友她说她在网页上找到了一篇简书的笔记,笔记所讲的内容刚好是和我们学过的内容相关。我一看,还真是就重新下载了简书,上里面找到相关的笔记进行课程作业的完成。
那篇笔记的作者大概一系列的内容都是在讲自己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把每天学习的过程以及发现都记录了下来,也是一种知识分享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去梳理自己知识的一个过程,当我们回头再去看这个过程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知识和理解。
而且每天刷视频也是刷,写文章也是写,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用来写文章呢?通过这几天的写作我发现写作本身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探索,去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在写作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去向内不断的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的独特性。
在简书写文章第二个个原因是复盘。还记得老师在课上所讲过的,现在在一个阶段对自己复盘很重要,通过复盘去思考一个阶段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改进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调整方向,这样才能在目标方向能够更快的到达。
第3个原因是我记得高中写政治分析题,当时有一道题比较难,而我分析出来的观点和老师给出的观点比较一致,老师看了我分析的结果就说我写的还不错,以后肯定是做文字相关工作的。我觉得无形当中也是一种鼓励,在潜意识里告诉我,我在文字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我也想通过在简书写文章的这种方式去证明自己在文字方面的价值。
我觉得不管怎样,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总结今天生活的一些事情,那么当我在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文章的时候,总会充满着感动和美好。至少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事情告诉我在当时那个年纪我的心情,我的感受。
这也算是一种成长的记录,并且我相信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自身不断的成长,当我在10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文章的时候,肯定充满着不一样的思考和角度。
我想这可能就是简书所承载的意义,记录身边的小事,记录成长的变化,记录生活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