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番外 001嫡庶分,皇位继承有规则
(此文为《中华通史008》而作)
还记得太甲吗?没错,他是汤的嫡长孙,没错,请分别注意“嫡”“长”二字。
先解释一下嫡是什么。很多人知道,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实际上,这种叫法并不准确,“一夫一妻多妾制”才是正规的说法。古代的男人除了有妻子,还会有许多小妾,皇帝也是如此。皇帝的正妻是皇后,而那些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三千人,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可古时候皇帝的妃子确实很多。由于身份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孩子是否赢在起跑线上。皇后的儿子是“嫡”,而假如皇后生了许多孩子,那老大就叫“嫡长子”,那么读者就要问了,嫡长孙又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太子妃生的第一个儿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7143797/e3d3cc219350b994.jpg)
那么假如皇后不孕不育、或嫡长子出现意外夭折了,该怎么办呢?假如去世的嫡长子是皇后的独子,或嫡子们都死了,那么就要挑庶子了;假如去世的嫡长子还有同母弟弟,那就立他为新一任嫡长子。所谓庶子,就是皇后以下等级的女人所生的男孩子,例如:婕妤、妃子、侍妾的儿子。挑庶子中的一人当储君,与挑嫡子中一人类似,立岁数最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143797/4f001765634be5ec.jpg)
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趣的情况:皇帝三十几岁的时候就驾崩了,而他还没有一个孩子,这时候,就只能从皇帝的父亲的嫡孙中找;或者找一个皇帝的兄弟来继承皇位;不排除皇帝之前有过养子,那就视之为嫡长子。而我第一个想起来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之后继承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7143797/8912e334604f7bf6.jpg)
曹睿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我个人认为他还算是不错的君主,可惜命太短了。当然,关于曹睿的八卦故事也有很多,不过我们就不提了。曹睿四十不到的时候就病危了,此时他有两个养子,其中一个是齐王曹芳。曹睿急召司马懿回朝与曹爽共理朝政后,将养子齐王曹芳立为太子,托付于司马懿,让曹芳抱抱司马懿,又对司马懿说:“就是这个人了,你不要看错了。”,说完这句话,曹睿就去世了。这是典型的,同时也是比较有名的养子继承制度。(太子,就是储君的“学名”。)
那么本期番外扩展的也差不多了,感谢收看三九侃史番外篇,欢迎来看我的中华通史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