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疫情下,我听到的大城小事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转发好友潘燕萍博士写的小文章,这篇文章让我深受感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感受到的“岁月静好”,是由快递小哥、保安员、保洁阿姨、药店店员、社区下沉干部、志愿者等这些“小人物”来支撑的。小澡哥向这些在疫情期间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小人物致敬。
转发文章全文如下:
疫情期间,作为学者的自己一直思考能做什么,认真做学问,认真倾听企业家吐槽,也许是我的职责。通过线上线下,我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一些企业家。今天,想分享疫情下仍井然有序的大城市里一些小人物的真实故事。
第一,“绝对不能涨价,绝对不能出现缺货现象。”
他们是一家粮食的流通公司。武汉封城那天也是公司正式放假第一天,知道消息的时候,员工都已经回去了。也在当天,年过六旬的老板接到上级要求,不能出现大米缺货的现象。他们慌了,赶紧马上组织能组织的人到仓库拉货。在劳动力到处都缺的情况下,他们以平时10倍的价格请物流公司的人员夜以继日地来帮忙运货,同时马上高价采购海外的大米。成本增加了5倍,但他们供应价格一分钱都没有涨——无论是对天虹、沃尔玛这些大企业,还是对社区的生活商超。
一脸疲惫的老板说,这个月我们的销售额增加了,但实际上是亏损的。我们是经历过SARS抢购大米的企业,这一次我们也吸取经验,做到了:“绝对不涨价,也绝对不让出现缺货现象。”
我们老百姓能够不恐慌、不抢购生活物资,因为有众多我们不知道的“小人物”默默地努力着。
第二,“我们才二十岁,我们还想活着。”
他们是一家经营了30多年的民营药店。疫情期间,所有员工都没有休息,并且还延长营业时间。某天,两位20来岁的店员值班。中午,突然一个湖北籍的客户来买药。他心情非常沮丧,因为处处受到歧视,既无法回到家乡,也没有落脚之地。这位客户对这两小姑娘宣泄心中的不满。两位小姑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安抚他,作为药店的店员提供专业意见、提供“平常”的服务。在他走之后,两位小姑娘却突然抱头大哭。随后,一边抽泣,一边打电话给老板说:“他是湖北的,他要是传染给我们怎么办?我们才二十岁,我们还想活着。”老板听到了,马上带领着几位高管从总部到店铺安慰她们。
年三十都坚守在岗位的老板对我们说,药店从来都不仅仅是卖药的。
每天给我们送货的快递员,我家楼下一天都没有停业的麦当劳店员,路上的环卫工人、小区的保安们等等,这些小人物也如同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在风险中,坚守着岗位。没有这些小人物的尽忠职守,哪里有宅在家里盼望着春暖花开的岁月静好?
第三,“不裁员。”
她们是普通的妈妈,也是创业者。当我问她们怎么办时候,她们果断的说,“不裁员”。A说,这是我们经营了20多年的老店了,能关吗?!有些员工跟了我们这么多年。B说,要关门吗?我也想过这么做,但是不能!我们员工里那些孩子妈妈怎么办?她们也很难啊。C直接发两张图片给我,让我眼泪直流。一张照片是广东女孩出嫁时候长辈们为表达祝福赠送的“龙凤金镯”,另一张照片满是钞票。C说:典当嫁妆,也要挺过去。我们团队这段时间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压根没想过裁员。
虽然曾听到一些诸如先裁员保存实力的建议,但是在我采访过的企业家中,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或个体户,没有一位提出会裁员。我不敢判断这是否符合商业逻辑,但是我感受到她们的力量,并坚信这股力量会感动客户、感动员工,这股力量会让他们走出困境。
作者简介:
潘燕萍,女,日本九州大学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创新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