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每日一悟:仅仅勤奋是不够的

2024-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知行常乐

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东想西想,今天想到要干这个,行动了一阵,明天又想到要干那个,又行动了一阵,不能真正沉下心来,专其一门,取得质的突破。

同时,对于写作,每天几乎都写日记,但毫无疑问,那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书写,想到什么写什么,柴米油盐醋,喜怒哀乐愁,鲜活真切也罢,无病呻吟也罢,总之,难有实质上的进步,只是生命经历,甚至更多还是情绪的记录。很多文字,只能自我把玩罢了,难登大雅之堂。

一直反思自己,要专其一门,要心无旁骛,要坚定执着,但近几年来,我的心,真正定下来了吗?真正把心思和行动用在一个方面了吗?真正去系统而深入地做了某件事吗?

前两天,在日记中,刚自我调整了心态,不再想进城的事,安心待在乡镇,等过两年换届改非,到那时,有更多清闲的时光,可以好好发展业余爱好,特别是阅读行路和写作,争取有所成效。现在,竟然又开始纠结起来。

这几天,思考下半生努力方向时,竟又想到,去进修一个研究生文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专业,想着能以此为敲门砖,调到县委党校来,做一个党校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去传播正能量,同时展示和释放独特的自我,在人生事业接近尾声时,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当一名教书育人,影响受众的教育工作者。

不仅如此,我还曾有过往博物方面努力的想法,物色自己观察体验自然的坛城,在老家开辟农耕体验基地。因看了《瓦尔登湖》、《看不见的森林》这些书,便产生了这些大胆而奇妙的想法。指不定哪天,再看到一本让自己触动的书,又会让自己脑洞大开,而蠢蠢欲动于某些想法。

人不能没有想法,但一旦想法太多太杂,便带来思想混乱,行动迟滞,心浮气躁,终一事无成。

当然,想法多,能一一都去实现它,那将是一个无比精彩的人生。像最近在看两本书,叫《不可思议的印度》、《超越战争论》,都是一个叫汪涛的作者写的,他是纯科学理论体系的倡导者,看他的公众号文章,以及他写的书,就感觉他是一个特别牛的人。可以多方涉猎,多方成就。还有司马南,也是一个牛人,尽管有人觉得他,就知道唠唠叨叨一些敏感话题,但看他的人生经历,不是一个凡人能做到的。当然,还有更多这样的人,我认为,他们介于伟人智者与常人之间,可以俗称他们为牛人。这些人,精力充沛,天赋往往都超于常人,能在多方面都折腾出一番成就,让人佩服加羡慕。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某一方面能有所成就,便是此生之幸了。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必须付出执着而持续的努力,否则,碌碌无为一辈子,是芸芸众生的普遍命运。我们普通人,有限的生命时光,完全经不起漫无目的的瞎折腾,我们只有专其一门,毕其一生,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挣脱碌碌无为的宿命。

怎么办,时光不等人,该下决心了,不能再迷茫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