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蟹赋》赏析
1、创作背景
范浚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农业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螃蟹作为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虽然在饮食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但在农田中却常常成为害虫,破坏稻田。范浚通过《蟹赋》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同时也借螃蟹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贪婪无厌、危害社会的人。
2、原文
横行蠹稻,雄称斗虎。贪惏无厌,化作田鼠。吾将斫尔螯,折尔股,以除农殃兮酣我醑。
3、译文及注释
译文:
螃蟹横行在稻田中,像猛虎一样称霸。它们贪婪无厌,最终会变成田鼠。我要砍断你的螯,折断你的腿,以消除农田的灾害,同时用美酒畅饮。
注释:
蠹稻:危害稻谷的害虫。这里比喻螃蟹对稻田的破坏。
斗虎:形容螃蟹的凶猛。
贪惏无厌:贪惏,读 tān lán。可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贪惏无厌,忿类无期。” 形容螃蟹的贪婪,永不知足。
化作田鼠:比喻螃蟹最终会变成另一种害虫。
斫尔螯:斫,砍断。螯,螃蟹的钳子。
折尔股:折断螃蟹的腿。
以除农殃:消除农田的灾害。
酣我醑:用美酒畅饮。酣,畅饮。醑,美酒。
4、赏析
结构分析:
《蟹赋》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辞赋,结构紧凑,语言凝练。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螃蟹的特征和行为,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行动。
立意分析:
范浚通过螃蟹的形象,隐喻了那些贪婪无厌、危害社会的人。螃蟹在稻田中横行霸道,破坏庄稼,正如那些在社会上横行霸道、贪婪无厌的人一样。作者通过对螃蟹的批判,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愤慨和决心。
典故分析:
蠹稻:比喻危害社会的害虫,
斗虎:形容螃蟹的凶猛,出自《战国策·楚策》:“虎求百兽而食之。”
佳句点评:
“横行蠹稻,雄称斗虎”: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螃蟹在稻田中的行为,既表现了螃蟹的凶猛,又暗示了它们的危害。
“吾将斫尔螯,折尔股,以除农殃兮酣我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行动,既对殃农螃蟹的愤怒,也有对自己行动的坚定。
5、结语
《蟹赋》短短32个字,将蟹从一种有害物到美食的过程表达得明明白白。从中可以看出,范浚的文字更着力于对农民的体恤,对蟹破坏稻田的行径表示愤恨,并将食蟹转化为一次正义的出击。
附录:作者简介
范浚(1102~1150),字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范浚出身宦门,但不喜荣利,刻苦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绍兴年间,举贤良方正,因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范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