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三国》之文武之计
司马懿头回崭露头角乃是献计曹丕五路兵伐蜀,再往后出彩地方即重新启用克日擒孟达迅雷不及掩耳,头回以文官身份献文计,第二回以统帅之能用武计。
那么何谓文计何谓武计,乃文武之道不同根本出发点不一样。文以略武以策,司马这两回就显出二者区别,一于朝堂之上指点江山再就是统军途中临机决断。谋略是眼光,战策重实效,简单讲做人不敢做,想人不敢想。文武全才者除曹操外唯有司马,非二人学识多渊博武艺多精进,权谋多狡诈,实是二人雄才大略文计武计皆通达。
偏偏有位文计武计最纠结的,诸葛亮。亮之才智高过司马,终归太文人气则逊于司马。诸葛亮雪夜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二者相比,诸葛亮天时地利算无遗策,仍然丢了西瓜捡芝麻,只因兵差一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遇见司马这样的,这句话不管用。然尔,文计很多情况下也颇为管用,马谡离间说司马拥兵自重,让司马被斥夺兵权,当是文计之成功。后来失街亭,挥泪斩马谡,悔不听先主之言,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细想来,非马谡之过,乃诸葛无智之举,孔明平生鞠躬尽瘁,却忽略文计和武计的区别。马谡以文计胜武计几乎为零,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也是孔明与关羽牴牾之原因,关羽的见解与孔明不同。关羽失荆州乃孔明之失也。庞统见孙权时说,某之所学与公谨不同。孙权误会其为狂士,没明白什么意思。
庞统文计也,周瑜武计也。即与当年孙策嘱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相类似。二者的区别一般不太明显,在诸葛与司马交兵上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庞统知道自己的定位,诸葛亮知道吗。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将乎为相乎,有点界限不清,又恰恰遇到曹操司马懿远比他更适合为将为相的特质。这俩怪胎,孔明不及也。
蜀中无大将,寥化为先锋。蜀中大将哪去了,抛开关羽一系不谈,还有马超驻守汉中,但一直低调。马超之勇《三国》几人可比,实是孔明文计令其无用武之地。
文武之计一张一弛近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