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沙扒镇上看热闹||阳西日记(28)

2024-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盆栽蜜柑

2月8日 阴 星期四

菜囤得多,连续两天没出门,写了两篇读后感。毕竟在阳西写的,便充数,算成阳西日记。

明天就是年三十,窝在家里没意思,上街看热闹。

其实不用上街,也能感觉到日渐浓厚的年味。小区附近,先是零零星星地响起了鞭炮,夜空中不时会窜出璀灿的烟花。几天前,小区大门,一左一右摆上了盆栽蜜桔。沙扒镇这地方时兴摆放蜜桔,密密麻麻的果实像极了小灯笼,喜庆,红火。

小区没车位了

最近两天,明显感到了电梯的拥挤,外地人越来越多了。之前住在这儿的多半是老年人,年关临近,儿孙纷纷赶来团聚。有的则是亲友赶来会合。耳朵里全是各地方言:“到哪里科(去)?”湖南的。“幺儿哩,快点。”重庆的。“俺们那疙瘩,贼冷。”东北的。东北的听口音分辨不清来自哪个省,得看车牌。黑龙江的,吉林的,辽宁的,都有。至于国内别的地方,山东,河北,河南,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贵州,重庆,新疆,广州,除了港台澳,齐了。

莫名地,冒出了一句“最高指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不禁哑然失笑。什么叫革命目标,哪里舒服哪里就是“目标”。数不清的打工人回家过年的同时,数不清的“侯岛”飞向南方,飞向沿海。追求舒适,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本能,哪里舒服不用专家说,人们自己会“用脚投票”。想当年,讲究的是斗私批修,过革命化春节,反对大吃大喝。其实根本不用反对,吃肉要肉票,吃饭要粮票,吃豆腐要豆腐票,能吃饱就谢天谢地了。人们口攒肚落,再穷,过年也得吃一顿好的;再穷,过年也要穿上新衣。

一路胡思乱想,差点被车撞了。平时清静的街上,已经车满为患。看车牌,平添了好多粤Q,本地的年轻人从外地回来了。进入大润发超市的路段,居然堵车了。

好在堵不住人,从车缝中钻过去,——哇,人头攒动。卖鸡的,卖鱼的,卖干货的,卖羊肉的,卖蔬菜的,卖盆栽蜜桔的,卖手打墨鱼饼的......进入海鲜批发市场,嗡嗡嗡,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内需根本不用拉动。昨天逛渔港,大虾已经从100块一斤涨到180。老板说,过年了,明天200,后天220,还不一定有货。是啊,一年累到头,就算平时再俭省,过年也要奢侈一把,更何况来了这么多“富贵鸟”。本来安了心只看热闹不购物,被空气中的“奢侈”气味催眠,老伴还是买了半斤虾,小虾。

拎了小虾(也不是很小)回家,正要进小区大门,忽然发现不对劲:盆栽蜜桔“绿肥红瘦”了。

盆栽B面 盆栽A面

盆栽蜜桔分为AB面,保安只看得见A面。“绿肥红瘦”的却是B面,而且已经不仅仅是瘦,热热闹闹、密密麻麻的小红灯笼已经冷冷清清、寥寥无几了。

那“灯笼”,就那么好吃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