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

“到哪里”永远比“怎么到”重要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凉月西风

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课堂走过一段弯路:上公开课,首先想的是教师该如何展示,该用什么“花招”吸引学生和观摩的教师。一时间,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铺展开来:音乐导课、歌曲抒情、脱离实际当导演或导游、课件展示……课堂被声光电笼罩,被娱乐喧哗覆盖。好在,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多了理性的思考:有着太多“花招”的课真的是好课吗?他是否距离真正的语文课越来越远了呢?有了这种疑惑,我们的脚步慢了下来,试图回归原点教语文。

但紧接着,课堂模式改革和探索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起来,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又一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展示汇报”称为主要教学流程。除了课堂结构,课堂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学校把课桌围起来,让学生面对面的坐在一起;有的学校把讲台敲掉,四周的墙都装上了黑板,便于学生展示……这样的安排,确实方便学生讨论、合作和展示,也促使教师从“表演者”的位置退下来,把课堂、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走进课堂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往往相差甚远。

不是吗?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的讨论是假讨论,合作是假合作,课堂看似繁荣,却也是假繁荣。细细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交流、讨论、合作的内容没有价值和必要。但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没有合作交流的课就不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好课,所以不管问题是否有交流的必要,不管问题是否只有通过讨论才能解决,课堂上必须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于是乎,语文课上人声鼎沸,一阵喧哗。

这样的教学方式,真的合适吗?

我们能感觉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合适,但具体哪里不合适,问题出在了哪里,且听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看法。王教授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看到这句话,我们是否能恍然大悟:原来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变革,课堂都不可能高效。

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那么多教师只关注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不关注教学内容的深入?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教师没有在文本细读方面下功夫,没有下功夫,就欠缺独特的见解和底蕴,只是把教参上的资料搬到课堂上而已,再加上现在学生基本都人手一册教辅资料,所以教师只能组织一些“花样”,讲究一些“技巧了,”否则教师一提问题,学生马上就能从辅导资料上找到答案,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意思?

当教师成了教参的奴隶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从“教参”到“黑板”的“搬运工”,一个只当“搬运工”的教师,哪里有然课堂丰富风韵的底蕴?没有底蕴的课堂,只能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其实,这个时候教师组织讨论,表面上是在实施新课程理念,实在实则是在给自己的“不作为”找个借口。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科学和艺术绝不能被简化为“方法、技巧和手段”。如果能够那样简化,教师就绝对要成为技术工人。当然,教育也要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务必要建立在深厚的“内功”基础之上,务必建立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之上。

课堂上,方法仅仅是策略,教学内容才是根本。这正如“往哪里走”永远要比“怎么走”更重要。

一点收获:课堂上,内容要大于形式。不要把精力放在搞花样上,要放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