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小品人生旅途想法

原因论or目的论

2020-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狮子Emily

昨天开启了一本很烧脑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收藏很久的书,终于翻开了。

心理学方面,大家可能对弗洛伊德,容格比较了解,其实还有一个人是和他们并列齐驱的,那就是阿德勒,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弗洛伊德他们的理念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过去形成的,是过去的曾经堆砌而成,这就是所谓的“原因论”。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概念的引入,我们会收到家庭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回到过去,过去是不会再重演一遍,过去的已经发生,造成的影响也已经发生,所以会有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因为会影响人的一生。其实这么看来,弗洛伊德说的没有错,这确实是事实,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可是,阿德勒的理念是什么呢?阿德勒强调的是“目的论”,也就是你现在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而作出的反应。这一部分真的是读了好多遍,才慢慢理解,才能今天不再翻阅而存留在自己的记忆当中。

阿德勒认为任何人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不是因为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你所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赋予的意义。我们是有选择权的,现在的一切都是经过了我们自己的选择,掌控权在自己的手中。我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要给自己找人任何借口,都是自己的选择决定,怨不得别人。说是原生家庭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主要原因是在于原生家庭的事件被孩子赋予的意义,是对自己的伤害,因此,对成年后的孩子造成影响。

因为之前学过萨提亚,所以,现在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也可以理解他的理论,某种意义上讲,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书中有这么个例子,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讲,是因为受到伤害封闭自己不出门,那么用阿德勒的理论来讲,是因为他不出门可以达成某种目的,比如说父母的关心等。哪一种都能说的通。

所以,到底应该用“原因论”,还是“目的论”来解释所有的事情呢?我想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吧,哪一种都有他的角度,他的原因,都能说的通,所以,为什么要非黑即白呢,何不把两者综合起来看,他们之间或许可以相辅相成,就像修一条路,从南向北,从北向南,两边同时开工,是不是这条路完成的更快呢?

心理学,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指引不断自我认知的宝典,最终目的就是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产生情绪,作出决定的原因,至于用的什么方式,有那么重要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