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会议及倾听技巧
有效会议的9个步骤:
- 确定会议目标:
会议议题提前发送给大家。
- 确定会议目标:
- 确定参会人员:
- 确定会议形式:
基于不同的情况,可以考虑不用的会议形式,比如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
- 确定会议形式:
- 确定会议持续时间:
- 明确会议议程和会议目标:
一次会议,最好只有一个议题,集中时间、精力、相关人员,高效解决问题。
- 明确会议议程和会议目标:
- 选择一个恰当的主持人:
好的主持人或引导人是成功会议的关键,他要能调动会议气氛,还要能把握话题的研讨方向,并尽量让所有参与者有发言的机会。
- 选择一个恰当的主持人:
- 确定恰当的会议研讨方式:
不同的会议,方式各异。头脑风暴、团队列名、团队共创等等,这需要与会者对研讨方 式比较熟悉,并达成共识。
- 确定恰当的会议研讨方式:
- 对会议成果进行总结:
一个会议一定要有记录人员,会议结束后会议纪要发送给参会人员。
发送是为了确保会议内容的真实。
- 对会议成果进行总结:
- 跟进会议的行动计划:
会议结束前一定要有总结。
- 跟进会议的行动计划:
最后一点:对整个会议上可能发生的事,要有事前准备控制局面的方法,任何讨论都要有结果(真未有结果的事,学会中止)。
如何学会更有效的倾听
有效的倾听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联系获得的技巧。认识自己的倾听行为然后有意识的练习,将有助于你成为一名高效率的倾听者。
要成为一名高效的倾听者,我们需要知道关于倾听的三个层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研究发现,按照影响倾听效率 的行为特征,倾听可以分为三种层次。一个人从层次一成为层次三倾听者的过程,就是其沟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会议期间,也要做到以下6点控制:
- 根据议题控制议题可讨论时间
- 适当引导发言人说出有效内容
- 一个问题反复讨论适当打断梳理并确认是否继续
- 根据会议日程,逐个议题讨论
- 与会人员逐个发言,避免多人同时发言
- 避免跑题,避免跑题,避免跑题
"倾听"的三个层次
层次一:
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是关系的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
层次二:
人际沟通实现的关键是对字词意义的理解。在第二层次上,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 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这将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时间的浪费和对消极情感的忽略。另外,因为听者是通过点头同意来表示正在倾听,而不用询问澄清问题,所以说话人可能误以为所说的话被完全听懂理解了。
层次三:
处于这一层次的人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这种倾听者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机。高效率的倾听 者清楚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态度,能够更好地避免对说话者做出武断的评价或是受过激言语的影响。好的倾听者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 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更多的是询问而非辩解。
我们需要学会高层次的倾听,据统计,大约有80%的人只能做到层次一和层次二的倾听,在层次三上的倾听只有20%的人能做到。如何实现高层次的倾听呢?
以下是学习高层次倾听的一些方法:
专心: 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你将建立一种积极的氛围。如果你表现的留意、专心和放松,对方 会感到重视和更安全。
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 你带着理解和相互尊重进行倾听,才能表现出对对方的需要的兴趣来。
倾听应注意的两大问题
一、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像是一块共鸣板,让说话者能够试探你的意见和情感,同时觉得你是以一种非裁决的、非评判的姿态出现的。不要马上就问许多问题。不停的提 问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听者在受"炙烤".表现得像一面镜子:反馈你认为对方当时正在考虑的内容。总结说话者的内容以确认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说的话。
二、避免先入为主:
这发生在你以个人态度投入时。以个人态度投入一个问题时往往导致愤怒和受伤的情感,或者使你过早地下结论,显得武断。
使用口语
使用简单的语句,如"呃"、"噢"、"我明白"、"是的"或者"有意思"等,来认同对方的陈述。通过说"说来听听"、"我们讨论讨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或者"我对你所说的很感兴趣"等,来鼓励说话者谈论更多内容。
遵循这些原则将帮助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倾听者。养成每天运用这些原则的习惯,将它内化为你的倾听能力,你会对由此带来的结果感到惊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