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笔记16——扫描系统的构建
2016-07-28 本文已影响544人
渔山樵水
补充:zemax中反射镜的原理
tools -> coordinates -> add fold mirror 选择一个镜面将其设为反射镜。
- 设为反射镜的表面前后都多了一个坐标断点面,可以判断其功能分别为:
- 第一个坐标断点面控制入射角;
- 原表面实现反射功能;
-
第二个坐标断点面控制出射角;
反射面
扫描系统要求
- 为He-Ne激光器使用,波长为 0.6328 。
- 扫描角度为10度。
- 入瞳直径为50 mm。
- 透镜F数为3。
系统初始结构
- 使用BK7和F2构建一个双胶全透镜:
-
最后一个表面使用F数解:F数为3。
-
设置入瞳直径为50,额外边界值为5。
入瞳 -
波长设置为0.6328。
-
将第二个面设置为折射镜。
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
- 评价函数使用默认设置,参数为:
- 设置变量
- 优化
加入扫描设置
-
让反射镜偏转5度:
先选中第3个面;
tools -> coordinates -> tilt/decenter element
旋转5度
-
发现镜头形状出现错误,再次优化
再次优化
-
打开多重结构编辑器
-
插入两个结构,这里用3个结构来优化扫描系统,实际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适当添加。
-
使用PRAM操作数操控旋转的参数(第三个表面的第三个参数):
控制旋转 -
把另外两个结构中的参数设置为0和-5:
Paste_Image.png -
3D视图设置
-
右键弹出对话框
-
configuration 设为 all;
-
color ray by 设为 config#
此时三个结构都出现在视图里。 -
评价函数重新设置一次(和原来参数相同)。
-
进行优化
直接优化效果不是很明显,还可以将玻璃材料设置为替换进行垂心优化。
优化结果
优化结果
镜头数据
设置反射镜的旋转中心在后表面
-
当前系统反射镜的旋转中心在前表面:
旋转中心在前表面 -
设置旋转中心在前表面后40的地方
-
依次设置旋转面的厚度参数为:
Paste_Image.png -
双击反射镜面(表面4),更改面型的菜单
基底设为平面,厚度设为40:
设置反射镜厚度 -
最终效果:
旋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