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与大炮作战》(节选自雨果《九三年》)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邕恺
《九三年》是雨果的传世名作,以1793年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与大炮作战》是其中一个章节,讲述的是旺岱叛军头领在一艘军舰上目睹了因炮长失误导致大炮伤人,并在暴风雨下制服大炮,惩戒炮长的情节。
主要人物:朗德纳克伯爵、舰长、炮长、水手。
该章节有译文翻译为:天平的两端,意指在功劳和责任面前,如何公正对待处理。《九三年》全文的主旨想要表达:绝对真理之上,还有人性的真、善。这与中国传统的忠孝难两全、忠孝之上还有仁的思想结构颇为相似。
要正确理解本章节,必须要把章节放入全文、放入作者、放入时代背景下来看。《与大炮作战》本章节要表达的,就是绝对真理。
朗德纳克,不为炮长的勇敢所动,杀伐决断全凭着军人的绝对感。同时,越级杀人,制裁低级军官,是否合理?
船长,作为船上的最高指挥者,主动让权给军阶更高的伯爵,也没有在事故中负领导责任,是否有责?
炮长,面对胜利欢呼雀跃,忘记大炮伤人的元凶就是自己,同时大难临头之际,一声抗辩也没有,任凭他人宰割,是否合情?
水手们,面对炮长即将处决,无一人出面求情,是否人性?
这一切,都是军令如山,绝对正确的观念的产物。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秩序、否定法律,或者研讨法律的残酷性、严谨性,而是在面对机械的、冰冷的条款时,有没有意识到人的尊严,是一切的根本,否则建设起来的也就是一座无人的科技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