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水彩画家——沈平
生于北京,香港大学事业进修学院导师、香港水彩画研究会员和香港画家联合副会长,1963年任兵团俱乐部美术员,1974年中国美术学院连环画进修班学习,1980年到香港定居

沈平是一个富于感情的艺术家,又是一个全方位的书家,除水彩外,油画、板书、钢笔书、水墨书及平面设计等无所不能

他以中国毛笔书水彩,用色的同时强调用笔。1995年,他策划组织了十多次大型的水彩和油画展览,获得香港及中国美术界的尊重和推崇。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曾入选中国水彩画展,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和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并入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和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

沈平是香港著名水墨画、水彩画及油画家。于1974年入读浙江美术学院连环画进修班,师从顾生岳、徐永祥、吴国亭等教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国际双年展以及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

除了从事创作外,沈平还出任多个公职,包括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香港美协副主席、香港画家联会副会长、香港水彩画研究会会长、香港艺术发展居视觉艺术委员会评审员及香港文化艺术基金理事等,并担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及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导师

沈平作品十分丰富多样,多年来获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大学美术馆、香港夏利豪基金会、中国亚洲水彩艺术博物馆、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新鸿基集团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每人都有一个‘故乡’,而我总觉得,我的‘故乡’可不止一个;原籍安徽合肥,虽沒有生活过,可却是我的祖籍,是我父辈、祖辈生活過的地方,所以不能把她放置一边;上海是我求学、生活、长大的地方,父母养育、学画启蒙……更是我无法忘記的地方;至于我15岁奔赴的第一个工作地—新疆乌鲁木齐,更令人难忘,在那儿的十七年,我经受了有着军队传统的新疆生产兵团的生活磨练,当然也免不了十年间‘史无前例’‘触及灵魂’的文化大革命給我和所有中国人所帶來的心灵冲击;最后的归宿地自然是香港了,屈指数來,我和家人在此地巳生活了35个年头,而且,我们再也不会迁移出这块可爱的地方了。”

“1963年,我由上海來到了新疆乌鲁木齐,约数万的上海支边青年中,显然我是幸运的一个,我被分配到了兵团后勤部的一个部门,因具备最初积的绘画基础,在短短兩个月后,就被抽调到兵团十周年成就展览的筹备工作机构,再过一年就留在了兵团俱乐部担任美术员的工作。在兵团的十七年中,來自部队的张一弓、潘丁丁、黃戈捷、毛德慧、戈德夫……许许多多的画家,給我教授了绘画的本领和创作的方法。上世紀六十年代,新疆自治区和军区也不缺乏各地支援边疆的优秀画家,和他们的交往,也使我获得许多绘画的本领。”

“1974年,浙江美术学院连环画进修班來新疆招生,兵团唯一的一个名额由我争取到,虽在浙美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使我受到顾生岳、徐永祥、吴国亭教授的教诲,获益非浅。”

“新疆天地广阔,天山南北,草原、戈壁、綠洲、沙漠,构成了奇特而壮观的壮丽景色,而十三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歌舞、音乐、民俗风情,又深深吸引着我。总之,新疆是个帶給你太多灵感和太多浪漫的地方,我在那儿生活了十七年,她帶給我的一切,会使我永远不能忘怀,而且将会永远用画笔來歌颂和赞美她。”

“八十年代初期,我和妻子从遥远的中国西部城市乌鲁木齐來到了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滿目所瞩,高樓林立,车水马龙,物质丰富,繁华文明,与当时中国內地刚经历过文革摧残、滿目苍夷、百废待兴的局面简直是天差地別,兩个世界。面对着这个花花世界,除了好奇、新鮮的感受和因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而产生的欢愉外,剩下的就是对今后生活、经济來源以及前途的恐惧,不安和疑虑了。然而,这个社会是如此的大度和宽容,并不是人们说的那样沒有人情味儿,它无私而热情地接納了我们,还有很多新知旧友,他们的真诚帮助和充分理解,使我们很快地与当时从内地移居香港的人们一样,扎下根基,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三十五年來,我们目睹了这个都市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回归和交接的过程,更置身其间,亲身体验了适应这个社会过程的痛苦和喜悅。以往,在內地(其实是西北边疆)工作和生活的艰辛锻炼使我和妻子有着克服任何艰难和困苦的意志;父母师长,亲朋好友们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则成了我们奋斗的动力。三十多年來,我画过连环图,給报纸画漫画,做过广告公司的经理,也参与过兴建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的筹备宣传工作,也办过画廊和出版社,编过画册,编过杂志,现在是绘画课程的导师,也是一名职业画家……这段经历中有过挫折,也有过成功,自以为欣慰的是,我沒有因为困难而沉沦和沮丧,而且勤奋工作,努力争取,为这个城市的繁荣,为自己的事业付出全部的心力。”

“无疑,香港是一个可爱的城市,她有着太多令人难忘和赞美的地方,短短百年间,从一个小漁村,居然能跻身于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举世瞩目,这不能不说一个奇迹神话。这二十多年來,我们从初步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喜爱,一直到完全融合和习慣于这个社会。”

“我喜环上环和油蔴地一些旧式的樓宇街道和残存的气息风貌;也中意离岛长洲、坪洲那与世无争、朴实无华的乡土氛围;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大澳令人流连忘返;而清拆前的鑽石山大磡村促使我趕快去采风速写;我曾工作過十多年的中环地区那耸入云天的高层建筑匆忙上下班的文员使我感受到现代都市的节奏;而新的志炼净苑又让我体会到洗尽铅华、优雅脱俗的高尚境界,新界那广阔的农田漁塘一直吸引着我去写生刻画;而家居附近的铜锣湾避风塘的漁家,更成为我三番五次表现的对象……我穿街走巷、四围捕捉这些富于本土(乡土)特色的片麟羽光,也一直在琢磨着用什么手段和技法去將她们体现在画面上。当然我自知志大才疏,技艺也不高明,但我确是怀着一种冲动和诚意去描绘这片我心目中的‘乡土’的。這些年來,画了不少这方面的作品,有一些是较认真的大幅作品,也有一些作品是和同学们在一起画的即兴之作,翻阅之间,頓感汗顏,只觉手拙而不能反映香港美好之万一。”

“我爱香港,也爱新疆,回望天山帶給我十七年生活的磨练,帶給我的一切,我充滿了由衷的感恩之情,我会永远地用画笔描绘这祖国最壮丽,最可爱的地方。我同样地也爱香港,她无私,敞开宽广的怀抱,接納我这个异乡人落戶安家在此地,使我能和千千万万个內地來的人们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工作、创作,这三十五年來,我们得到的太多太多。是我们更应感恩的地方,也是一个永远值得我用画笔,去记录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永恒題材。我愿与其他画家永远共同为之努力。”

简历:
1947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安徽合肥人。
1960年在上海卢湾区少年宫学习绘画,启蒙老师赵炳富。
1965年至1973年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俱乐部美术员。
1974年至197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受教于顾生岳和徐永祥教授。
1980年来香港定居。
1987年至今主持心源画廊,举办中国画、水彩画、版画展览2O余项。主持心源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画册8O余种。
展览、奖项、收藏、出版:
1979年 版画《天池》入选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获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9年 版画《天池》、《同学》获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
1990年 国画《绘灯彩》入选中国首届风俗画大展,获三等奖。
国画《明月出天山》入选90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
1991年 国画《射鵰图》入选全国第二届体育美术作品展。
国画《丝路羌笛》入选全国首届旅游书画展。获优秀奖。

1992年 国画《丝路风情》入选中国美术家丝绸之路画展,获铜奖。
水彩画《藏族女孩》入选92中国水彩画大展。
1994年 水彩画《帕米尔姐弟》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
国画《坐禅图》入选94香港当代双年展,获香港艺术馆收藏。
1995年 水彩画《帕米尔的黄昏》入选95全国水彩画大展。
国画《坐禅图》参加香港赴日本福岗举办的香港现代绘画展。
1997年 油画《屹立》入选"回归与展望"一香港当代艺术展。
水彩画《赤柱大街》入选「用行动与幢憬建设末来」画展,获香港航海学校收藏。
国画《避风塘》入选香港浸会学院「明天会更美」画展。
国画《夕照铜锣湾》入选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河南省现代书画院收藏。
作品参加97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8年 国画《香江鱼趣》入选首届世界华人书画展,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国画《鱼乐图》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作品《还是咱的烟有味道》参加香港夏利豪基金会艺术品巡回展览。并获基金会收藏。
出版《香江风情》系列明信片。
由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办 "造化.心源.沈平画展",出版《造化.心源.沈平画集》。

1999年 国画《达摩面壁图》参加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获优秀奖。
国画《香江烟雨》参加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
国画《鲤鱼门海鲜图》参加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
国画《张大千在巴西》参加《纪念张大千诞辰一百周年华人画画名家精品展》。
国画《丝路》参加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水彩艺术》和《中国水彩》等专业期刊介绍沈平水彩画作品。
在香港 China Tea Club举办《中国情怀一沈平画展》。
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浪漫丝路一沈平画展》,并出版《浪漫丝路一沈平画集》
水彩作品《威尼斯》参加省、港、澳水彩作品展。
水彩作品《画家黄永玉》参加香港艺术馆主办"多元印象"和 "城市韵律"画展。
油画《八骏图》参加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举办《台港二地交流展》。
水彩作品参加《金色的海湾》美术作品展。
作品参加《健康快车,光明有望》慈善义卖画展。
油画《吉祥香港》和水彩画《铜锣湾船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地区邀请展。

沈平以利落的水彩技巧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之,展现真实又富诗意的个人风格,抒发对香港的浓情。他对于色彩的运用和水彩营造出的光影效果让人震撼

沈平的作品大气之中蕴藏细腻的內容,写人写景游刃有余,对光线的敏感度运用得比照相机来得更具想像空间。从天山的壮丽到港澳地区的渔村小巷,都完全掌握在他的笔下

沈平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家,从年轻到现在,从新疆时期到香港当代,沈平先生都不曾停过画笔,热情洋溢地绘画心情、记录时代。当中我們见到一位艺术家的坚持、技巧上的各种创新与尝试、风格上的各种转变

他以丰富的阅历、纯熟的画技,创作出题材多样又生动的作品。他体验过新疆及香港两地的人情冷暖、社会容枯,这些感情都躍然画上,作品深具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