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不动的木偶
七月正是燥热之天气,心情不爽,外加急火之攻心,每个人出门都可以免费蒸桑拿。倘若运气好的,碰上吵架拌嘴烦心事的时候,还能给你注射一针“肌肉狂热剂”。可以尽情用大吼、挥拳,踢腿等各种神经狂躁的症状来表达你对燥热天气和这烦躁世道的不满。若不是各大商场的中央空调和冰镇冷饮。那么我们这些人也用不着寻死觅活地出门远行了。可是总宅在家也不是办法,既无心写作,也无念打坐,更不想矫揉造作。所以只好到郊区的图书馆在沙发上无聊地坐坐。一个月的假期或许做不了什么,每天的单调行程也没怎么给我带来充实的感觉,只是身边那些形形色色的“挥汗一族”们却让我怎么停不下对他们的思念。不是因为他们把汗挥在我脸上了我才生出思念之感,而是这天气太热让我都不知道我脸上的汗是谁的,说不定有的汗里还掺着水,还带着点儿微不足道的泪。
在我们的孩提时代,我们开始接受正统、主流、和谐的课堂教育。人人都以我们为骄傲,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向阳花,祖国就是阳光,阳光照到哪我们就转向哪。除非我们长得像太阳一样高或比太阳高。这样的阳光培育大约持续十几年后,原本灿烂的阳光开始出现雾霾,向阳的花也无法转动,只好随风摇摆,并且持续不断地摇摆,甚至不会再意识到阳光的出现。如果说未成年时的课堂教育是“阳光教育”,那么数十年后的社会教育,则是“雾霾教育”。在人生中的两大教育中,前者似乎只是说教,而后者才是生存的“王道”。我们从正统、主流、和谐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开始接受反传统、非主流、不和谐的思想教育。谁不这么学,那就会被说成是没教养、没眼色,甚至没本事。就这样,我们一次次否定过去,将孩提时用泥土堆成的城堡彻底推倒,然后把它加工成韧性十足的橡皮泥重新塑造。
为什么你辛辛苦苦,认认真真的学习却得到和投机取巧的人一样的分数?为什么你焚膏继晷,兢兢业业的努力却不如油嘴滑舌之徒办事轻松?我听到朋友在电话那头痛哭流涕地诉说着提前进入职场的辛苦,当她把工作的每个细节都认真地完成时,却还要时不时受到顶头上司的苛责,所得的薪金反而不如那些油嘴滑舌的懒惰分子们得到的更多。我在电话这头听着她的哭声,心里却想的是她的上司们在工作之余得利时发出的是怎样的笑声。虽然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步入社会,但我想知道现实究竟是怎样在逼迫着人们卑微地苟活。其实说白了,不管我们从是怎样的工作,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玩偶,被一根根无形的线绳吊住你的双手。就算你不停地做着挣扎的动作,无非是在舞台上多演几出滑稽的把戏,给沉默的看客们多添几味笑料罢了。而当你摆脱线绳束缚的时候,却再也没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了。观众们不会为此鼓掌,顶多来几声低沉的吁叹。然后等着幕后的下一个木偶登场。所以你不得不说,那一根根无形的牵线绳就是在维系着你的生命,维系着你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命。正如同最近的网络流行语一样:把“生命”念作“绳命”,而那根绳子就是命。
或许这么说会带些“愤青”的味道,仗着热血与热情不顾一切地在这儿恣意谩骂。是的,愤青的确很“愤怒”,尽管愤青总是遭人鄙视,但愤青至少是“青”的,而不是“轻”的,是在努力往上长的。待到他由青变黄之时,想“愤”也不一定“愤”的起来了。痛斥社会的文章多如牛毛,批判社会的论著也已汗牛充栋,早已不缺我这一篇来凑数。你我都去骂社会,那么社会又去骂谁呢?社会还不是由一个个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共同组成的么?我们就这样互相谩骂,彼此诋毁,个人跟着起哄,媒体帮着搭腔,渐渐地演变成为全民的流行风尚。人人都在享受着骂街的快感。骂完了,大家各自作鸟兽散,各行其事,顺便再润润嗓子,等着下一波再接着骂。而在那铺天盖地的骂声中,又有多少人愿意把那些被骂的事变成不被骂的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诉求与热情,可谁也无力改变。也许时不时会有那么一小撮人愿意以身试法改变江湖现状,可他们不管是用“螳螂拳”还是“八极拳”最后都会被一只只“推手”缓缓地化解掉,连内力都要被耗散了。于是便只好妥协屈服,渐渐地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墨守成规。于是,当我们所依靠的立法基础与道德规范渐渐地浮于云上时,社会渐渐形成了一个既脆弱又稳定的体系,成了一条生存的不成文法则。每个人似乎都在被迫地适应这个法则,并且还时常会乐在其中。人们不知道怎样去命名这一法则,于是只好起了个俗不可耐的名字——成熟。每个人都知道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只有汉语词典还保留着这个词的童贞。
未经社会的我,现在满身是刺,或许几年后,受了前辈们的提携,我也不免流俗。身上的那些刺会被人为地一根根拔掉。并要学着他人怎么把外表弄得“油光可鉴”。那些对待生活不温不火的“老油条”们早早地“看破红尘”,但他们不会选择出家,与其在清水中涤荡,还不如在浊水中摸鱼,说他们“同流合污”有些不当,但至少他们是“适者生存”,而不是“生者适存”,人人都在“为生而适”,不管他们的行为是对是错,但这起码是他们自己的处世绝学。若想在理想与现实间达到最完美的平衡,似乎只能不惜一切牺牲自己才能做到,并且你的牺牲往往还抵不上你的所得,除非你舍弃掉你最心爱的那部分。要知道,生物生长在环境里,适应环境同时也改变了环境,相互影响是必然,让自己影响环境多一些,或许才不会被环境淘汰。
十几次,几十次的轰击摧不毁钢筋水泥制成的大楼,但至少让裂缝瓦解了内部的结构;几十次,上百的次表白感动不了心爱的女孩,但至少她记住了你,说不定还会考虑一下是否接受;几百万、上千万次的呼喊也许冲不散社会的迷雾,但至少会让能见度增加,让一缕缕阳光从缝隙中透出。生活与社会的色调不同,色温更是不在一个区间。而手持调色盘的我们,又将怎样去渲染我们人生的白纸呢?
尽管燥热的天气不停地压榨你体内的水分,但暴风雨却可以让你重获新生。既然远方黑云压城,避无可避,不如启动你的精神引擎,把自己变得更强。就算“木偶之命”难以避免,那不妨用铁甲给自己武装,做一回牵不动的木偶。前有迷雾,后有风沙,与其困在原地等着被蹂躏,不如向前冲开迷雾寻找你所爱的人。尽管风沙会吹乱你的帅气的发型和潇洒的襟衫,但你依然坚信她会在虚无飘渺的霓虹灯下等待那个最真实的你。即使你知道这样的事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