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人际关系

12个迹象表明你正在从有毒的童年中康复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8bda74e7336c

导读:网络上有个说法,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去获得缺失的安全感。通常,我们能够从童年经历中恢复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我们自己对恢复的样子和感觉抱有不切实际的想象。

(图文无关,图片已获授权)

在读者提出的问题中,有两个问题经常出现。

第一个问题触及了问题的核心,每个童年不被爱的孩子在成年后都怀着深深的担忧,担心自己没有出路,总是感觉很糟糕。他们会很想知道:童年的阴影和创伤真的能治愈吗?第二个问题,很多有过破坏性的童年的人可能会觉得很迷惑:我要怎么知道自己正在往好的(痊愈的)方向发展?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说康复并不意味着变得像全新的一样好,也不意味着你日后就一定能有个深爱和支持你的孩子,他能够在成长过程中相信自己的情感,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去获得缺失的安全感。通常,我们能够从童年经历中恢复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我们自己对恢复的样子和感觉抱有不切实际的想象。

一、从童年经历中痊愈意味着什么

西方文化对治愈的字面解释是使某物或某个人恢复到完好无损的状态;当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损坏时,例如一幅画或其他的人工制品,我们修复的做法总是让它看起来就像从来没有损坏过一样。

这往往是我们对心理治疗一种幻想,希望通过心理治疗,能让内在焕然一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用日本的金隅艺术作为指导隐喻来思考治疗会更有成效。

当一件珍贵或珍贵的陶瓷物品破损时,日本人会用漆和贵金属金、银或铜混合在一起进行修补,这样,破损的地方不仅可以看到,还可以形成自己的图案,在改变物品外观的同时,也证明了这件物品的历史。修复后的物品保持了原来的样子,同时也成为了韧性、创造力和美丽的象征。

二、是什么让你痊愈了

大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自己需要从缺乏爱的经历中去得到痊愈,但事实上,这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你的母亲是如何从大大小小地从各方面影响了你的成年生活。

你也很有可能会认为那些阻碍你快乐和成长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中一些是你在童年时期学到的不适应的应对痛苦的技巧,比如逃避或否认自己的感受,努力不让别人注意到你,从不允许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取悦别人等等。

还有一些技巧是你在童年的时候没有人教你的,因为学习这些技巧需要一个体贴的母亲,能够细心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如保持平和,在受到压力时能够讨论和确定孩子的感觉、舒适的扩展自己、承担风险,等等。

所有不被爱的孩子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缺乏母爱上,认为这是她们需要治愈的东西,但她们错了。真正的治疗工作包括忘掉那些阻碍和限制我们的行为,学习新的行为。尽管自助也能促进自我认知和成长,但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与一位好的治疗师合作来完成。

当你开始意识、改变和茁壮成长时,因感觉没有被爱而留下的空洞开始缓慢而坚实地填补起来。我不相信这个洞会完全消失,但它最终会变得足够小,成为一个更大、更丰富的人生画卷里的一个小细节,这个人生画卷里充满了新体验和闪闪发光的河流,就像金木修的一件作品。

三、你开始痊愈的12个迹象

当然,也存在个体差异,不是每个孩子都会遭受同样的创伤,或者缺乏完全相同的技能;这些都是广义的概括,所以要选择那些合适自己的技巧。

尽管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将能够利用这些迹象来评估我们的进步。请记住,治愈是一个过程,忘却和重新学习不会以线性的方式进行;当您陷入旧的默认模式时,向前和向后的步骤都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不要苛求自己,记住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1.你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商的缺失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有毒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他们因为表现出情绪而受到嘲笑或羞辱,他们被告知自己的感受并不重要,或者他们的感受和情绪都被直截了当地否认和忽略掉了。

不被爱的孩子很难学会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也倾向于有意识地远离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使得他们更难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感受。幸运的是,情商是一套可以培养、练习和磨练的技能。

2.出错时,你不会再下意识责怪自己

把错误归咎于是自己的性格有问题的习惯,往往是许多童年不被爱的孩子的默认行为。有时候,自责只是反映了孩子在这个家庭中的角色和定位,尤其是如果出了事情之后,父母习惯拿孩子来当替罪羊,把问题都归咎于孩子身上的话。。

但它也可以是一种避免说出实话的方式,因为你害怕冲突和对抗,所以你只咬紧牙关,把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能够开始以更复杂的方式看待失败和错误,有意识地承认他人的角色,你自己的角色,以及其他因素,这绝对是进步和成长的标志。

3.你不会反复猜度别人和反思自己

是的,这就是所谓的自信,它始于你不断呵护的幼苗,直到它真正开始生长;这是一剂解药,可以让你摆脱那些在半夜脑子里把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场景拿出来反复斟酌思考的老习惯,那些习惯会挑战你的每一个决定,让你怀疑自己是否能把事情做好。

4.你可以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

许多女儿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管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学会了躲避雷达,不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要么是因为他们的母亲非常好斗,随时准备挑起争端,要么是因为他们的母亲非常自恋,从来不会注意到孩子的情绪;

克雷格·马尔金(Craig Malkin)博士在他的《反思自恋》(rethink Narcissism)一书中把这种习得特征称为“回声”。童年被忽略的孩子长大容易过于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愿表达或忽略了自己的意见和需求。为了让自我能够茁壮成长,它必须发出声音,表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5.你对拒绝或轻视不再那么敏感

焦虑型依恋和许多不被爱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期就出现了这种依恋类型,其中一个特征就是24小时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寻找别人要离开你或拒绝你的迹象。唉,人们的共识是,这往往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当你有这种反应时,你表现出的那种情绪反应往往会把别人吓跑或者赶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关系太戏剧化了。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触发机制,并说服自己停止认为别人在轻视或者拒绝你的事情,这才是真正进步的标志。

6.你更清楚自己会被什么触发情绪

你能够识别、标记和拆卸自己情绪的触发器。

是的,不仅仅是对拒绝的敏感性,还有环境中的其他暗示,通常是些无意识的暗示,那些会让你回到过去,触发你情绪的暗示,会开始在有意识的时候中显现出来。好消息是,你不再像童年时的自己那么手足无措和失控,你终于可以让情绪保持在控制之内了。

7.你尊重界限,设定自己的界限

焦虑型依恋的人错误地认为界限是被拒绝的标志,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则把界限和把人拒之门外的墙混为一谈。你越来越能认识到什么是健康的界限,无论是别人的还是你自己的,这绝对是你有能力以更健康的方式去对待外界和自己的标志。当你开始充实地看待自己时,就更容易以同样的方式去看待他人。

8.能鼓励自己,也能面对错误

你会为自己处理得好的事情感到自豪,也能面对自己搞砸的事情。

你表扬自己、庆祝自己进步的能力,以及处理失误、错误和失败的能力,是衡量你已取得多大成就的另一种方式。自我同情,尤其是当你把事情搞砸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尽管这种能力通常比较难学习得到。那种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打击自己、折磨自己的旧的状态需要时间来消除和改变。

9.你开始全面地认识自己了

有毒童年的遗产之一是无法清晰地看到自我;自我批评的习惯一方面放大了孩子自身的缺点,另一方面又蒙蔽了他们对自己天赋和积极品质的认识。

当你开始摆脱对自己身体和外表的一些负面情绪时,你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孩子”二字的含义;这也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吹毛求疵、习惯轻视或控制欲强的母亲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加以处理。

10.你不再感到羞耻

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是孩子认识到母亲对ta的态度与ta无关,而是与她母亲自己有关。没有人爱的羞耻,被孤立、被忽略的感觉,随着孩子越来越成为自己,开始慢慢消失。当你认识到自己并不孤单,许多人也面临着类似的危机,会帮助很多人克服了一开始就不属于自己的问题。

11.你现在会为个人和未来设定目标

这其实是一件大事,因为不被爱的孩子常常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尤其是在个人成长方面;她很有可能已经内化了别人对她说过的话,以及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重要的客体对她说过的话。这些想法甚至可能不是有意识地表达出来的,而是作为关于ta是谁的事实而被接受的。

与你们想的相反,这些偏低的自我评估完全可以与在现实世界中成为高成就人士的可能共存,这有趣的现象还刺激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也就是“骗子综合症”,即感觉自己是即将被发现的骗子。设定个人目标并开始一步一步地实现,是真正进步的标志。

12.你开始用技巧管理你的情绪

当你开始使用技巧来管理你的情绪时,你会注意到细微但渐进的变化。你会发现,你能够预见到有压力的情况,能够想出应对策略,而且你会更擅长让自己平静下来,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反应。像往常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步的积累都是大步地前进。

治愈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变化和成长的迹象。记住,做自己的啦啦队长,当你重拾旧习时,要练习自我同情。

References

[1]Malkin, Craig. Rethinking Narcissism:The Secret to Recognizing and Coping with Narcissists.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2016.

[2]Badawy, Rebecca L., Brooke A. Gazdag,Jeffrey R. Bentley, and Robyn L. Brouer, “Are all imposters created equal?Explor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mposter phenomenon-performance link,(2018),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1, 156-163.

[3]Rohrmann, Sonja, Myriam N. Bechtoldt,and Monica Leonhardt, “Validation of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among Managers,”(2016),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821. http://doi.org/10.3389/fpsyg.2016.00821

翻译:Lynn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What Draws Us Together Can Also Tear Us Apar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