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通观《上下五千年》,历史反复在说:性格决定命运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宝宝漫谈

生为中国人,真是值得特别骄傲,因为我们的历史厚重、久远。再次翻阅《上下五千年》,感受着盛衰更替的规律,感叹着此消彼长的无常,回顾一个个名留史册者你方唱罢我登场,感触最深的依旧是:性格决定命运。

杰克.霍吉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看看这本书里记载的历史人物,真的会发现这句话是真理,性格远比才华、家世要重要得多。

宽容大度方能办大事

从来没有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的人,能聚人心,办成事。想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一番成就,势必要有容人之心,眼光放长远,福报才厚重。

齐桓公小白,不计较管仲曾经辅佐公子纠,为了帮助其争夺王位,还对自己射了一箭。放下仇恨,摒弃前嫌的齐桓公,无条件的信任管仲,封他为宰相,称之为“仲父”,两人一起商议国事。有了管仲的辅佐,齐国后来才能称霸春秋五国。倘若小白不肯放下心结,计较过去的矛盾,则不能成就这番霸业了。

善于用人才能得天下

马云说: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我们这世界没有一个人靠自己的力量可以真正做成一些事情,一定是你旁边有人帮你,然后一起做成的事情。谁都离不开谁。

名将之后,善于带兵打仗的项羽,仪表堂堂,气度不凡,怎么会败给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看起来像个小痞子的刘邦呢?关键原因就是前者不善于用人,嫉贤妒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肯听他的意见,固执逞能,一再错过消灭刘邦的大好机会,几次放虎归山,最后等对方强大起来,消灭了自己。而刘邦虽然平时也会骂骂咧咧,没什么本领,可是身边聚集了张良、萧何、韩信,平时赏罚分明,很得人心。这样看,就不难理解刘邦为何能夺得天下了。

严谨自律必然成大器

不论高官宠臣,或是文人墨客,天资聪颖者很多,不过,做人做事严谨踏实比卖弄小聪明要重要得多,所以古人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也劝人要追求“难得糊涂”的境界。

天赋极差,还能在历史长河中重重画上一笔的,当然是晚清名臣,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曾国藩老先生。他小时候有多笨,别人白天的功课都会背了,他要通宵背,爬在梁上的小偷都背会了,曾国藩还没背下来,最后小偷急了,背了一遍之后骂他,这么笨就不要读书了,然后扬长而去。考个秀才,曾国藩还考了7次。可是脑子不好用,备不住耐下心死磕。凡事能横下一条心,坚持努力,总能有所收获。

适时隐忍才可能翻盘

常言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太急了,其实什么事都干不好。我们博大精深的成语,早就告诉我们——“气急”,只能“败坏”。很多事要等待时机,自己默默努力,等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成。很多时候,处在困境中,与其逆流反击,不如等待时机。

提到能忍,我们能想到太多的人。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后来成了大将军。忍受亡国被俘,做苦力还被羞辱的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一举报仇。

当然,最能忍的还是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风云人物的岁数,刘备享年56岁(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包括诸葛亮,都只活了50多),还没有到现在干部退休年龄,曹操厉害一些,活到了66岁,司马懿活到了72岁。他曾经不惜轧断双腿,拒绝曹操邀他入府。最后不得不进入曹家,表现得极为谦逊。要知道看破不说破也是一种能力,可以想想杨修怎么死的。对阵诸葛亮时,被其羞辱按兵不动是女人,司马懿依旧不动怒,将对手活活拖死。

当然,能列举出的性格,以及对应的人物、事例还有很多,我们会感叹,历史总是一再重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次读历史,除了了解我们国家、民族的种种经历之外,还能总结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书籍,一再翻看,从读故事到读人心,非常有意思。时代在变,事情在变,不变的往往是复杂的人性,和做人的道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