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愚蠢:好为人师

2022-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春语_1

有这样一句歌词:“下雨天不要和狗打招呼”。开始听这首歌时,不知其意,上网一查才知道,它的创作,源自一则有趣的故事:

行人看到大雨中漫步的小狗,觉得十分可怜,便有意为其撑伞。

可小狗回头抗拒,用眼神示意:“我淋我的雨,和你有什么关系。”

由此,作者感慨:下雨天不要和狗打招呼。

我们总觉得自己很丰富,别人很贫瘠。没必要!所有人都走在同一片大雨里。

生活当中,常有这样的人:他们自以为高明,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要求、纠正,甚至改造你:

“这么做不对”,“听我的没错”,“你应该如何如何”……

但这种越界的“关心”,常常使人内心压抑,似乎被囚禁在对方的认知里。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与其瞎凑他人的热闹,不如回归自己的世界。

真正高层次的人,从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更不会执着于纠正别人。

01 纠正别人,往往两败俱伤

看过这样一句话:“所有对别人的期望都像是一把刀,双面开刃,谁都逃不过。”

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最终只会白费力气,招人厌弃。

我有个朋友,就因“好为人师”,吃过不少亏。

有一次,同事想买保险。朋友觉自诩精通保险规划,便出言阻止:

“千万别买,这就是个圈套。有钱买这个,还不如做理财。”

听到这话,同事一脸不情愿:“你自己不懂,还不让我买?钱怎么花是我的事,不用你管。”

一番争执后,两人不欢而散,关系越来越僵。

还有一次,别人头脑发热,想报名培训班。

她觉得对方不是那块料,便赶忙劝诫:“你别当了冤大头。我眼光很准的,这个根本不适合你。”

但对方兴头正盛,非但听不进朋友的话,还生气她内涵自己“没脑子”,赌气之下,就缴了报名费。

自此以后,那人也与她断了联系。

朋友很懊丧,不知自己错在哪里。

直到一次,听到别人嘀咕:觉得总被她纠正,交往起来很有负担。

这恰好印证了一句话:“好为人师的人,意在求荣,实际上结果往往是取辱。”

现实当中,这样的“厮杀”屡见不鲜:

“吃饭别看手机,容易消化不良。”“我只是放松一下,你能不能别管?”

“这口水书有什么好?赶紧扔掉。”“我就是消磨时间,不想烧脑。”

“这么教育孩子不对,按我说的做。”“我有我的道理不用你指导。”

你自认苦口婆心,对方却未必买账;你觉得高屋建瓴,最后却啪啪打脸。

过度的“纠正欲”,不仅不仅不会换来感激,还会使分歧倍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必妄自菲薄,但也别妄自尊大。

02 三观不同,强求无用

发现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同一问题,经由不同的方法推演,也会得出多种结果:

就拿几何来说:在平面几何中,认为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但在非欧几何中,却有无数条。

它们天壤之别,却各自正确。

这种多样化的结论,与现实中“三观”的差异,不谋而合:

有人觉得休假就要旅行,这才不负时光;也有人认为宅家躺平,就是最好的休息;

有人主张风险投资,寻求高额回报;也有人追求稳健,哪怕收益低也甘之如饴;

有人喜欢平淡安逸,满足于按部就班;也有人挑战自我,渴望在变化中不断迈进。

从选择来看,两方大相径庭。但站在各自的立场,谁都没错。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蘑菇,每天不吃不喝,撑着伞蹲在病房角落。

很多专家过来纠正他:架他离开角落,对他言语劝导。但最终,都以失败收场。

可有位心理医生,却穿着和病人一样的衣服,并撑起雨伞,每天和其蹲在一起。

看到医生的行为,病人逐渐敞开心扉。他学着医生说话,吃饭,走动,并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有句话说得很好:“尊重比反驳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这位医生,就是用认可来代替纠正,才走进了病人的内心,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人生在世,必须懂得: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相同的三观。

所以,与其气恼,不如接纳;与其纠正,不如理解。

用宽容代替苛责,用谦卑代替自负。

克制自己教人做事的欲望,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才能各得其所,互相成就。

03 真正的智慧:改变自己

心理学家曾列出常见的认知偏差,有两条发人深省:

一是“朴素现实主义”:人总相信自己掌握真理,他人是不理性,甚至有偏见的。

二是“朴素犬儒主义”:人总认为自己是客观的,他人在以自我为中心。

热衷于纠正他人,就是这两种“思维误区”在作怪。

而当明白了这般局限,就会醒悟:比起改造别人,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

想起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位大师潜心苦练,终于习得“移山大法”。

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

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醍醐灌顶。

生活当中,多的是像“山”这样,我们无法左右的事情:

父母的观念,伴侣的习惯,子女的选择,朋友的取舍……

面对无法控制的外在,最好的做法,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调整自己的内心。

主持人马东,曾在节目中提到自己和母亲的相处:

由于担心费电,只要屋里没人,母亲就会马上将灯关掉。

起初,他总会纠正母亲:“灯一直亮着费不了多少电,经常开关,反而会影响使用寿命。”

母亲每次都笑着答应,但过后,还是一仍旧贯。

见此情形,马东不再强求对方,而是改变自己,缄口不言。

他说:老人家爱节约都已经成习惯了,就算你告诉她再多道理,她也改变不了,何必为这种小事斤斤计较呢?

如此一来,他落得轻松,母亲也如释重负,不必在儿子面前小心翼翼。

在《圆桌派》中,曾有位嘉宾提出:人要懂得“内观”。

窦文涛听闻后,表示认同:“要将内心撑得足够大,装下自己,也装下别人”。

现实之中,向内求索,往往比向外追寻,来得更有效。

停止一味的说教,把握交际的分寸,接纳他人,尊重差异。

对别人适当“托举”,将自己拉下“神坛”,彼此兼容、平视,才是真正的智慧。

04

刘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是朋友、工作还是恋爱,如果你感到与对方特别契合,沟通愉悦甚至时时令你灵光乍现, 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1%的可能,你遇到了精神伙伴。99%的可能,你遇到了阅历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对方在向下兼容而已。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谨言慎行,哪怕看不惯,也能不会随便对别人品头论足。

正所谓“独处守住心,人多管住嘴”。

收敛自己的纠正欲,对外浅言,对内深求。

赢了争论,输了格局,才是最大的愚蠢和不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