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读与写作写作谈体会谈写作

写作,需要有一颗“匠心”

2021-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林慕熙

读到一篇头条作者写的文章,讲的是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 文章很长,粗略估计大概有大几千字,但读起来一点都不会嫌长,反而读得津津有味,读罢还会觉得意犹未尽。

也许你会说是我对文章的主角本来就感兴趣,所以才会觉得好看。当然,我不否认,但我觉得是作者对这篇文章花了足够多的心思,才会让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惊艳。

翻看作者写的另外一篇小短文,你会发现作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打磨出了这一篇文章,期间专门买来与人物相关的书籍不下十本。

文章讲述的不是人物的某一个片段,而是其一生的经历。读完你会对这位女词人的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你会最了解她的哪首词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心境下写出来的。虽然被称为婉约派词人,你会发现,她的果敢是很多男子都难以企及的。

这样的一篇文章,比从前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东西更容易让人记住,更容易让人系统地了解一个人。 这就是一篇好文章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它让我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佩服之情。在这个人人都很焦虑的时代,有人愿意花大把的时间,只为写一篇真正有价值的文章。她就像一位匠人,专心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

翻看作者的主页,她的文章并不多,到现在为止大概也就三十几篇,但是每一篇我都愿意花时间去看。

就靠这三十几篇文章,作者的粉丝就已经超过了两万,而她在今年一月份才开始发文。这说明,只要内容好,就不会缺读者。

这样的作者,不仅她的作品可以让你学到很多,她写作的态度也会感染你。看到她,你的世界好像一下子慢了下来,也安静了下来,你会觉得有这样的人真好。她就像一颗定海神针一样,不管这世界有多慌乱,多嘈杂,她只是专心地做着自己的事,不被打扰。

作为读者,我会很感激作者带给我的愉快的阅读体验;作为一个尚在写作路上摸索的人写作者,我同样感激她,因为她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浮躁。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颗芦苇,虽然有有自己的坚持,却因为不够坚定而总是随风摇摆,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而她给了我一些保持坚定的勇气。

当所有人都在谈写作变现的时候,虽然知道自己火候还没有到,但心里依然会感到焦虑,焦虑到静不下心来认真去做好手头的事,总想着是否有捷径,可这世界上最远的路就是捷径。

我感激她给我指引,让我明白写好文章才是真正值得坚持的事。

当然,写出好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还要有好的文字功底,否则就算给你再多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要有好的文字功底,就需要不断地写,不断地修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很折磨人的,但不这样做就写不出好文章,没有人天生就会写一手好文章。那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天才之作,不过是无数锤炼之后的结果。

写作要有一颗匠心,当你真的沉下心来去做这件事,外界自然会给你回报。

【无戒学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