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欲和控制欲的话题引发我的思考
最近联系和来往多的4个女性都有个特点: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有一定的控制欲。
在职场上和生活中,她们走过的路都是很早就在人群中崭露头角,积极向上,在工作单位和职位上或者婚姻上都有较好的起步。年轻时候就能手握资源, 他们也懂得布局和取舍和懂得使用资源。我体会到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表现欲。哪怕是退休后,他们唱歌跳舞都拿得出手,快乐自己感染他人。 更多的是他们做人做事不拧巴,不委屈自己。
她们中有家境比较有优势,也有非常普通家庭出身。他们的优点就是及时、立即把他们想的,学的表达出来,在没有啥把握的时候就尽力去表现和展示,这份勇气这份力量都对他们自己是促进的,也让她们因而获得了他人的认可,换一句衡阳话说:他们出的众。 而且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他们没啥纠结,简单快乐,工作生活遇上问题也是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好。
同样, 有些人表现欲强,并受惠于此,然后就变得仅仅是享受表现欲带来的获益,一直以为自己就比他人聪明和有能力,有的还发展了控制欲及时刻维护个人独尊。
而我这几位朋友,是真的聪慧的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会有更开阔的思路启发,各种人生大事处理的还行, 要强但取舍得当。
他们家庭总体都还行。他们的孩子们不算拔尖但也安居乐业不用操心的类型。 也顺便说说她们的孩子,都是8090后。 3个男孩,一个在当地市级发改委当中层负责人,一个在上海一家公司当老板副手,一个即将博士毕业在南京工作,另一个是有个女儿,美貌但不愿意上班,所以她考虑到这个问题就找了一个有能力的女婿,让她女儿这些年一直住别墅,当全职太太。
用一生的时间来看,她们的孩子不那么看重读书,有的读书期间成绩一般, 有的不喜欢读书。两个普通本科毕业,一个211毕业,一个双一流大学专博,但几个孩子强在身段柔软,懂得进退和交换,在社会上都发展得好。
相比她们而言, 我是平淡无奇的。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没有勇气来表现自己。我也一直安于这种平淡无奇,而且很多人认为我是对自己要求低,得过且过。反而认为壶老师对自己要求高。 所以很多人就会很自然地得出对我的结论:命好,前半辈子靠父母, 后半辈子靠老公和女儿。这是因为外表看确实让人羡慕我命好,人群中普普通通的我和能干的壶老师和女儿确实不一样。
昨天一早我在公园散步, 一边思考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我的优点,什么限制了我,现在还有谁在打压我?我怎么来砸碎身上的桎梏?
一, 我个人的优点和特点
1, 能很快找到事情的切入点,指向最终结果,有耐心和持续地不计较难度地深入思考事物、事件运行的底层逻辑并根据这些来形成可行路径和有特色的方案,而且擅长做成供人使用的实操步骤。
这些特点才是我做教师和家长都比较成功的原因,也是我和家人之间互相扶持一起进步的原因,也是我家庭和个人都往上走的根本原因。这种特点指向了我是做事的人,肯付出肯钻研,长期主义者。
2, 我简单的把他人都看成是平等的人,所以真的和我共事的人会感受到放松放心。但这也是我有吸渣体质的一个原因。
二, 限制我自己个人发展的问题
1,习惯让渡个人利益来扶持弱者。 这个是我和他人关系的一个底层思维及行为模式特点。 我不想归因成我的潜在的讨好型人格,更想说是我内在的商业意识和用户思维。 也说明我本质上是个做事的人,不是做局的人。 但做事、做局、作势不都是需要人么。
我选择做的事情出发点会是利他。因为最初职业是教师。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对暂时弱的人和事,要有敏锐眼光看到长远,说到看人, 学生们之于老师来说都是弱,说到看事,手机互联网之于当时的电脑互联网也是弱。可以扶持弱,但要筛选,一要考察值得,二要在某些限制框架内。比如说一学生主动找到未来导师,说自己想报考他的研究生,有勇气持续并创造机会见面,见面之后,导师全方位都满意,做导师的口头承诺也必须是在某个条件框架内, 比如说你成绩的高度标线是什么,比如说年级前十,比如说文章的影响因子。比如说相处中对对方人品及做人行事的弹性和忠诚度和懂回报和感恩的要求。
忌讳的是还没开始就投入了情感情绪,个人立场和情感都是倾斜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去了。
2,同时值得提醒自己的是要避免只培养不筛选,过度沟通和期待,在时间和精力和情绪上形成对自己的内耗,要及时排除、止损和淘汰不合适的人和事, 不被情感和情绪及对错给捆绑。比如夫妻间就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的处理。我通常是先让他做, 在他做的不如我的意的时候先是生气,再忍到单独相处的时机,再一一指出他错了, 错在什么地方。希望他懂, 希望他改变思路和思维, 下次改进一些。 甚至希望他能恍然大悟的感恩,这过程里我犯的内耗的错。 很多事情应该在一开始直接自己做, 做的好坏定的标准是要及时调整, 不求完美,但要开始,吸取旁人意见,及时迭代。
主动权不交给对方和他人。但赋权他人做是可以的,定标准,过程中把握进度和标准,过程中的他人错误要及时指出和沟通,并及时调整用人和进程,要保持整个过程中的心态平稳就事论事,不被道德捆绑。
题外话:表现欲和掌控欲相关。有掌控欲的人喜好就是操控他人,仅仅为了享受人群中或者一对一的关系中的唯我独尊的快感,外强中干地指挥式操控事物的每一步或者操控他人的喜怒哀乐和言行。
这种的掌控欲于事无补于人也是失去人心。这种人过得就是失去人心, 人们都想远离们他的生活。而且他们也特别怕失去人心,害怕独处和孤独。换句话说他们是无法自得其乐。她们最终自己也被这种缺点反噬。
这样的人在人群中也是常见的,这种人在女性中也不少见, 特别是女性在家庭面对孩子和息事宁人的另一半面前也是容易产生这种误会。他们通常是认为自己能力强大,周边的人都只配受TA呵斥和驱使。所以这样的女人作为母亲,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很重的伤害,通常这样的家庭不是民主家庭,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前进,而男的在家说不起话,儿女们通常在打压中也就真的成不了事,恶性循环她往往是恨铁不成钢更加有操控欲了。
这种人的起点也许开始于表现欲,误以为仅有表现就可以掌控他人或者换取资源,误以为可以掌控一个或者几个人就是有能力,虚荣心作祟让他们时刻苛求外在的认可,虚荣心让她们时刻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这种心理需求则促使他们渴望牢牢的把一切抓在手里,渴望做些满足他们自己虚荣心的不切实际的事情,伴随着虚荣心,和自以为聪明的骄傲,沉不下心来做事, 所以会难掩生活的真实,所以会发展自己骗自己,在人群中虚假夸耀自己的言行,所以通常来说他们的生活都是痛苦的。而且他们自己往往是那个导致生活艰难的始作俑者。
3,和人交往的核心是应该是等距离交换。 做人做事的每一步其实应该简单为了自我和自我上升。 我父亲推崇吃亏是福。这个没有错。 但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有自我,有强大自如的自我,然后发挥出来爱自己和利他,而不是只吃亏,专门吃亏, 变成老好人,吸渣体质。 这一点上也会消耗自己能量和力量, 包括情绪。 重新看父亲的旧照片, 很多照片里父亲处在C位, 虽然这是他在行业名气和职位带给他的, 而且我也注意到他在中年时候, 在他创立的科室里虽然是在显眼位置却不是C位, 也看出他做人的谦和平等,但在生活中他其实也一直是个自我强大勇于表达自己的人。 这一点上我要逐步矫正。和人的交往要基于等距离交换,互相点亮。 在敢要这一点上,要明确意识并提升要的技巧。
4, 谁打压我?
脱离了职场,身心自由,谁也打压不了我。 说起来壶老师和鱼会有对我的影响,壶老师和我之间是有相处的惯性,但重要的是我明白我要做什么,并能坚持,反而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成全。
退休之后的认真读书和思考和写日记都梳理和强大了我。 现在我开始有选择地交往朋友结识新朋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组成自己的学习行小组,让自己在优秀的人群中受到正面影响, 来打破自己,砸碎桎梏,形成新的自己。
我在这个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三段内心变化。 第一段就是三五个小时的接触,你是你我是我, 更多地感受到自己的优势, 要固守自己的模式,甚至只看到对方的观点错误和浅薄,三五天的话,拒绝对方过度渗入,批判性看待对方观点和模式,到了一周左右共同行事就到了互相影响的阶段,进一步看到对方的优势及这个优势的来源, 并在能量上、行为模式上试图模仿和改变自己。
5, 身段的柔软和对人性的了解和使用。
我们家三个人都缺乏这一点。个性简单耿直。表现为情商低,给人距离感,没有亲和力和幽默感。 好吧, 懂得不一定就是有技能, 容我慢慢来。
整体来说这是对最近密切来往的几个的朋友的优点的观察和思考,也是有针对性对我自己的反思,相比我这几个朋友们,他们比我多了表现欲,这是基于他们的勇气,同时也促进他们提升能力,因而得到的资源和支持,但他们并没有因为有表现欲,就发展出单一的掌控欲,即使是他们有弱点, 但他们的热情和直接,他们的表现欲和表现技巧我怎么样才能学到并技巧娴熟地使用?我希望她们对我的影响砸碎我的一些底层模式。所以我想说光有表现欲不好,但有表现欲并有展示,提升能力是有勇气和可贵的。 操控欲是指向毁灭自己及爱的人的欲望,这是一定要去除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