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自己变成一颗沙粒
这是白岩松在《白说》里的一段话:
“平时经常遇到一些人要加我微信,我说我不用微信,也不上微博。他们就问,那你怎么了解微信上的内容?我说如果真的足够有价值。我一定不会错过,哪怕绕过八百道弯儿它也会来到我面前,让我看到。到了我这个年龄,已经不需要心灵鸡汤了。朋友圈里的许多东西都是感触完了立即就表达,没什么价值,寿命很短。”
看完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的朋友圈。我基本不怎么看,也不浏览。但是,该有的事情,我想也没有错过。不过还有一个原因,我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身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朋友圈里也没有任何文件,必须有我每天地去审阅,批注。
我有个朋友,她是果妈,漂亮多才的美少女,日语翻译。我们同事多年,后来各自又去其他地方发展已有5、6年的时间了。我们之间分开后,没有天天网聊。各自忙着自己的生活。
每次我有问题的时候,就会给她发信息,也不着急她马上回复。她有什么需要的时候直接给我留言。多年的好友,有种不用解释的默契。
例如,前几天,我问她日语上的问题,然后让她帮我再读一遍。
她很快地就回复了,并且附上了音频。
但是她并没有问我:
“这是什么?”
“这个做什么用的?”
“为什么要我读一遍?”
“........"
只是五分钟之内,帮我做好了我需要的东西,回传回来。后附一句,有时间一起出来吃饭。
我还有一个同事兼朋友。繁星,一个帅气多才的网络部主管。他的网络技术非常专业,运动细胞更棒。
近几年他去北京发展了,异常地忙碌。有次我要开个会,会议室的设备当天闹了点小情绪,技术部同事,怎么都弄不好。于是我截图给他,他立马电话过来,详细地问了情况,一一解答。
等我开完会后,手机上有一条未读信息:“怎么样了,开会期间没问题吧?”
我们俩有个共同的爱好,足球。
每周的联赛开场前,我有时会发信息,告诉他,今天有我们的主场或者客场。他也亦是如此。
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亦是如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朋友圈里的许多东西都是感触完了立即就表达,没什么价值,寿命很短。”白岩松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举个例子:明星的大事件一出来就会有好多的评论或者文章,而且标题都非常地吸引眼球,文章更是多如牛毛。一点开,内容就像喝了碗白开水索然无味,心里又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忙碌地生活,让大家没有时间细细地品读一篇文章,没有时间静下来感受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
一个标题,一个点击率,成为了大家阅读的首选。于是,大家都蹭热度,写爆文。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爆款,软文,能最终让你成为一名作家吗?能把这种类型的爆文给你出一本合集吗?能成为永久的流传或是经典吗?
即使是爆文,也是有理有据,各种数据分析,加上发生的事情,面临的问题,和读者产生的共鸣,及人深思的话题。并且如何从自身做起,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而不是说说而已,或是,结尾如你猜吧,随你怎么样想都可以。
好的文章需要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带着作者的思考与生活感悟,和读者一起产生共鸣。而这是怎么来的呢?是沉淀,是思考。
读经典就像在读一个故事,生动有趣外。不管你读多少遍,每次都有新的想法与观点。
就像《资治通鉴》,作者写了19年,几乎是自己的一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反复阅读批注16遍之多。
而不是让读者读完后有种宣泄或是附庸:
看完文章后,感觉自己的怀才不遇,遇人不淑,都是别人造成的,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安慰,生活本是这样,对我就这么的不公平。这个作者说的太对了。继续用消极的态度生活。
还有一种新人与旧人,因为你对他来说是不知名的,所以他可能看到题目,就会加以指责。如果是他熟悉的人,天天都是那几句车轱辘话,他也会点赞,也评论:“好感动,太真实了。”带着伪善的面具,说着言不由衷,随声附和的话语。
价值与否,是由时间去给出结果的。
我们不要把自己变成一颗沙粒,只要有浪,就等着大浪淘沙的人们去发现你的爆款产品。
浮华喧闹的城市,每一分钟好像过得飞快。而我们的心则需要在浮若梦生的城市里,找个安静的角落,去感受,思考,判断,理解……
当岁月变成生活,依然可以对生活充满热情。
在适合自己的风格里,走出一条路,只要你努力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有的付出,也是有价值的。
静听时间烟火,在不知不觉中,到处散发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