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看见不一样的中国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柴静的《看见》,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一个打算考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南乔,今天,我想说一下我的感想,或许这篇感想不够打动人心,不够优秀,不够说服没看过这本书的人去看,但这却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我的内心真实感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看见》其实有名很久了,但是我一直没有去看,直到C先生说,既然你想考新传的研究生,那就应该对新闻对记者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你去看一下柴静的《看见》吧。C先生在一个阅读软件里购买了这本书并赠送给我,于是我开启了阅读,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看见》这本书一共有二十章,从第二章开始讲述柴静当调查记者时调查的新闻事件。每一章都可以单独来看。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第三章《双城的创伤》的感受。
双城是一个镇的名字,在这个镇子的一所小学里,一周之内,同一班级五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没有知道真正的原因,有的人说是因为邪教,但是这个说法不能服众。老范对这个事件产生了兴趣,于是柴静和老范两个人跑去双城镇采访。
随着采访的深入,大家可以知道,这件事跟邪教一点关系也没有,事件具体的真相以及深究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我不是特别在意。最让我动容的是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事件的中心人物是苗苗——最先服毒自杀的小学生。我还清晰的记得书中苗苗的父亲说:“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还要啥?”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中国众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以为给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可以孩子真的需要这些吗?我想,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在身边远比好一点的物质生活要重要的多!无论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还是一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很多人都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现今社会,学校教育只抓成绩,在学校里,孩子成绩优秀就可以盖过他的其他缺点,学校更注重的是成绩,是升学率,那么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就交给了家庭教育,可是往往很多家庭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经常会产生一些极端的错误的想法,例如本次事件的孩子们。他们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得不到理解。因为苗苗的自杀,其他孩子都随着苗苗而去,因为在他们看来,苗苗是唯一一个可以理解他们的人。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
“听别人说话的人。”
这是苗苗的同学小蔡的回答。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从他人那里得到认可得到理解,比其他一切事情都重要的多!
在文中,好几个孩子的胳膊上都刻了“忍”这个字,家长告诉他们遇事要忍,老师告诉他们遇事要忍,他们无处诉说,就算诉说了,家长的不能理解,甚至会觉得孩子怎么会这样,这么一点小事而已。南乔小的时候也是留守儿童,在舅舅家和姑姑家轮流住。妈妈外出之前告诉我,在舅舅和姑姑家住的时候,要乖,不能做错事,如果被训了不要反驳,乖乖听着,不要耍脾气。这样一来,导致我小时候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怕说错话,只会一味的顺从,对于后来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看见》中,发生了这件事以后,老师说也不知道该教育孩子。大人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教育孩子,却没有想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交流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效果?
很多时候,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多谈谈心,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许多。
《双城的创伤》里最后一个令我内心纠结难过的是关于记者在看到新闻事实时,是保持客观,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去采访还是带有一丝情感的去看待新闻事件?正如结尾那位医生朋友说的一样,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会和病人一起难过,而是应该冷静的去分析如何能缓解病情。作为一名记者,在采访苗苗的表弟时,柴静给他擦了一下眼泪。这个动作被拍了下来。回到北京后,台里的小鹏说:“你为什么要给他擦眼泪?什么都不做,这才是记者。”这不禁让我想到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一张图片,是在战地里拍的,一个小女孩面临死亡。后来这张图片引起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说为什么记者当时不去救小女孩,可是站在记者的角度,记录新闻,让更多人知道新闻,从而解救更多人是记者的职责。当人性的柔软处与职业相冲突,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我想,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坚守职业守则吧!
《看见》,从不同的人身上看见那个最真实的中国!看完《看见》,我不禁想,我还是喜欢记者这个职业的,我喜欢去发现新闻,探索新闻真相!我喜欢通过播出我发现的新闻,能给社会带来一些好的改变,哪怕只是引起人们的讨论也好!我喜欢记者!喜欢《看见》!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看见》这本书,哪怕你以后不从事相关行业,也可通过这本书以一个记者的视角去了解十年前中国发生的事,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